-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游记》唐孙三离三别
《西游记》唐孙三离三别自古迄今,最最伟大的佛法宣传作品不是《金刚经》,不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而是《西游记》。一部《西游记》,事实上就是一部早期的象征主义杰作,小说通篇讲述的西天取经路的惊险曲折,就是象征着修证佛法取得正果必然要付出牺牲。象征主义鼻祖波德莱尔用“恶之花”象征着人性消极的一面,那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却是暗喻修行过程的艰辛与心魔斗争的激烈。
《西游记》故事,早为草根熟知,兹不赘述。在下以为,人民群众也以为,系列故事中,最为精彩的部分系《三打白骨精》和《真假美猴王》。当然,这两个名字是农家乐词汇,民间气息太重。书面名称则是“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长老 圣僧恨逐美猴王”、“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及“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在下从佛经原理切入,谈谈这两个故事的象征意义。
前面交代了,《西游记》无论如何都是一部佛法普及读本。唐孙邂逅,即“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佛经暗喻故事。唐孙初会,蜜月未度,师徒就因一棒子生了龃龉。
话说唐先生自东土大唐而来,沿着中印低速马路怠速行驶。于“五行山”出口偶遇行者被压在了大货车底下动弹不得。唐先生在急救网上发了个“?嘛呢叭咪?”的六字帖,一众网民群策群力,拯救了重压下的孙。孙为了报答唐的救命之恩,以身相许,皈依我佛,正式成为一名研究僧,国内佛学界知名泰斗唐玄奘出任导师。出家的第一步,就是要清洗六根。这六根。化身为六个小蟊贼――
“……师徒们正走之时。忽见路旁呼哨一声。闯出六个人来,各执枪剑弓刀。大叱一声:那和尚那里走。趁早放下行李。饶你性命过去。……他即走上前去,叉手向六个人施礼道:列位有何缘故,阻我贫僧的去路?……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做舌尝思,一个唤做意见欲,一个唤做身本忧……”
此六贼的名字,正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应着“喜怒爱思欲忧”六尘。悟空当即奋起他的千钧棒,将六贼一棍子打死。剿灭六根,敉平六尘,师徒们就可以全心全意上路行驶了。却不料唐僧那厮唠叨成性,埋怨小孙不该制造六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小孙新手上路,不知轻重,惹恼了就叫玄奘停车,老子不搭你的车了,老子下车,回老家花果山务农去也。
此为一离别。
唐先生急电观世音,观大人即发给玄奘一顶安全帽,唬行者孙戴上。后来,观众都晓得,那安全帽不过是个阴谋,老孙高兴地戴上后,却演变成了一个箍儿,由于这箍儿不是量身定做,尺寸不合适,质量又不好,令小孙经常偏头痛。而且,还有两次险些再酿大祸。
师生几人行到第二十七回。遇见了前世冤孽白晶晶,貌美如花的白,立刻就要跟至尊宝――美猴王展开一段惊心动魄的感情之旅。但被唐老师严厉阻止了。你都悟了空了,不准早恋了。根据波罗密多心经第一定律:色即是空。死了都不准爱。既然不许爱,那就只剩下恨了。于是,悟空见到晶晶美人出场,就生起苦大仇深的痛恨,亮出他的招牌棒子,却是新手上路不知轻重,一棒子就打死了小白。老唐见出了人命,当即推卸领导责任,念起了紧箍儿咒,激活了安装在悟空内存里的偏头痛程序,悟空又走了。不过,这次老孙打死的是色,色,就是一堆白骨。这堆白骨,象征着佛教对物质世界的总结性看法。
是为二离别。
GO ON,师生几人走啊走啊走啊走,走到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毛手毛脚的悟空又发飙超速,撞死了几个肉身凡胎的强盗,制造了又一起群死群伤的恶性案件。唐教练见这家伙屡教不改,杀气太重――
大惊失色。唬得跌下宝马来,骂道:这泼猴唬杀我也……沙僧搀着唐僧道:师父请起。那长老在地下正了性,口中念起紧箍儿咒来。把个行者勒得耳红面赤,眼胀头昏,在地下打滚。只叫莫念莫念。那长老念够有十余遍,还不住口。行者疼痛难禁,只叫:师父饶我罪罢,有话便说,莫念莫念。三藏却才住口道:没话说,我不要你跟了,你回去吧……
是为三离,三别。
此番离别,却闯出祸端来。那六耳猕猴乘虚而入,占了花果山,扁了唐三藏,抢了行李包,骗了沙和尚。然后杀进前二强,与行者才艺大PK。却是不相上下,连知名评委观世音菩萨也对这史上最强的超级模仿秀无法打分,唐教练的金箍儿咒语也不好使。其他的评委,如八戒沙僧四大天王玉帝老君阎罗谛听……全部歇菜熄火,个个不能裁判。最后上诉到首席大“法”官如来释尊那里,“法”力无边的如来依“法”办事,当即百度了两个行者的ID,在一大堆网上搜来的猴儿资料中迅速归类编码,只用了5秒时间就查出了假冒产品。一干“法警”当即铐了假货六耳猕猴,秉着执“法”必严的政治指导思想,悟空当着如来的面,棒杀了假猴王。
这个世界清静了。
从此后,唐孙师生俩再也没闹过别扭,偶有点小摩擦,却也不至于要闹到分手。
行文至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