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品味名篇芳醇中自悟写景之技
在品味名篇芳醇中自悟写景之技如何用准确的语言文字把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动态等再现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其技法之一就是“视听触味嗅,俯仰任自由”。即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去描摹景物,从俯视、仰视或平视的视角去刻画景物,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去再现景物。下面从名家名篇中遴选几则出来,和大家共赏。
片段一:
郁达夫描“故都的秋”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目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有改动)
技法自悟: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从视觉描写秋高气爽,色彩明丽,突出秋天之“清”:“驯鸽的飞声”从听觉写秋天的“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诉诸视觉,“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诉诸听觉,“气味也没有”诉诸嗅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诉诸触觉,由此突出秋之“静”、之“落寞”感受。
片段二:
罗曼“万物滋生的草地”
克利斯朵夫躺在万物滋长的草地上,在昆虫嗡嗡作响的树阴底下,看着忙忙碌碌的蚂蚁,走路像跳舞般的长脚蜘蛛、望斜刺里蹦跳的蚱蜢、笨重而匆忙的甲虫,还有光滑的、粉红色的、印着白斑、身体柔软的虫。或者他把手枕着头,闭着眼睛,听那个看不见的乐队合奏:一道阳光底下,一群飞虫绕着清香的,柏树发狂似的打转,嗡嗡的苍蝇奏着军乐,黄蜂的声音像大风琴,大队的野蜜蜂好比在树林上飘过的钟声,摇曳的树在那里窃窃私语,迎风招展的枝条在低声哀叹,水浪般的青草互相轻拂,有如微风在明净的湖上吹起一层皱纹,又,像爱人悉悉索索的脚步声走过了,走远了。
(节选自罗曼)
技法自悟:
草地上滋生的万物在音乐家克利斯朵夫的感觉中都带着艺术的色彩,所有的声响都构成和谐的音乐美。作家从多种感觉进行描写,如飞虫绕着柏树打转,是视觉:“清香的柏树”是嗅觉;“水浪般的青草互相轻拂”是视觉:各种昆虫的声音、爱人悉悉索索的脚步是带感情的听觉,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描写角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使人物与自然融合为物我合一的境界。
片段三:
老舍画“五月的青岛”
因为青岛的节气晚,所以樱花照例是在四月下旬才能盛开。樱花一开,青岛的风雾也挡不住草木的生长了。海棠,丁香,桃,梨,苹果,藤萝,杜鹃,都争着开放,墙角路边也都有了嫩绿的叶儿。五月的岛上,到处是花香,一清早便听见卖花声。公园里自然无须说了,小蝴蝶花与桂竹香们都在绿草地上用它们的娇艳的颜色结成十字,或绣成几团;那短短的绿树篱上也开着一层白花,似绿枝上挂了一层春雪。就是路上两旁的人家也少不得有些花草:围墙既矮,藤萝往往顺着墙把花穗儿悬在院外,散出一街的香气:那双樱,丁香,都能在墙外看到,双樱的明艳与丁香的素丽,真是足以使人眼明神爽。
山上有了绿色,嫩绿,所以把松柏们比得发黑了一些。谷中不但填满了绿色,而且颇有些野花,有一种似紫荆而色儿略略发蓝的,折来很好插瓶。
青岛的人怎能忘下海呢。不过,说也奇怪,五月的海就仿佛特别的绿,特别的可爱,也许是因为人们心里痛快吧?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作“春深似海”。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联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风不凉,浪不高,船缓缓地走,燕低低地飞,街上的花香与海上的成味混到一处,浪漾在空中,水在面前,而绿意无限,可不是,春深似海!欢喜。要狂歌,要跳入水中去,可是只能默默无言,心好像飞到天边上那将将能看到的小岛上去,一闭眼仿佛还看见一些桃花。人面桃花相映红,必定是在那小岛上。
(节选自老舍《五月的青岛》)
技法自悟:
“结”、“绣”、“挂”、“悬”、“散”等动词把春天的花草写活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