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216例研究
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216例研究【关键词】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是指臀部因反复肌内注射药物,致臀肌及其筋膜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外展外旋挛缩畸形及屈曲障碍,主要表现为髋关节活动受限及步态异常的医源性疾病。多为双侧发病,主要累及臀大肌,有的称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亦可累及臀中肌和臀小肌。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松解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2005年采用手术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症21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6例。男118例,女98例。年龄6~23岁,平均10.6岁,大部分为2001年由本地政府组织普查而来就诊,所以患者年龄跨越较大。6~9岁72例,9~12岁85例,12~15岁43例,15~23岁16例。单侧1例,双侧215例。均有反复多次臀部肌内注射药物史。步态异常216例,其中蛙式步态198例,坐位时不能行两腿交叉216例,并膝下蹲呈蛙式位202例,不能下蹲10例,弹响髋190例,伴有明显骨盆倾斜1例。
1.2 手术方法 取侧卧位,患侧在上,双侧患病在完成一侧手术后再换另一侧卧位手术。取大转子上方2 cm做长约5~6 cm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并向两侧分离牵开,显露白色坚韧的挛缩带,先在不同平面前后松解臀肌筋膜 ,再在深部寻找、松解、切除部分臀肌挛缩带。松解过程中屈曲、内收、内旋髋关节,检查是否彻底松解。对于挛缩带广泛且较深偏后的患者,显露坐骨神经,避免损伤。松解完毕后,检查患髋可屈曲至120°,内收内旋各达10°,即达到手术目的,切口放置胶片引流条,术后24~48 h拨除。术后并腿屈髋屈膝位弹力绷带固定1周后下床,并对腿部行下蹲锻炼,术后2周切口拆线。
2 治疗结果
全组伤口Ⅰ期愈合,平均住院 9 d,本组21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1~6年,平均5.4年,疗效评价标准见表1、表2。
3 讨论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病因,多数作者认为与反复肌肉注射药物有关,尤其与苯甲醇有关。苯甲醇是一种止痛剂,作为青霉素的溶媒曾广泛使用。实验证明,长期反复肌肉注射苯甲醇青霉素是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主要病因。现在有关部门已明文规定婴幼儿禁用苯甲醇,少儿慎用,但在有些农村医疗站仍在使用。为预防此病,要提高医疗卫生人员对此病的认识,而且医疗人员要对家长解释,肌注用药不能因为患儿的哭闹而加用苯甲醇止痛。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主要是步态异常,髋关节功能受限,手术治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许多学者[2~4]认为近期、远期疗效好。黄万新[1]等对45例患者随访6~10年,优良率100%,李开南等对138例患者随访7~15年,正常步态恢复率为90.6%,正常髋部运动功能恢复率94.25%,说明髋部运动功能恢复比步态情况更好。本组216例,步态和功能恢复良好者占98.6%,说明手术疗效确定,值得推荐。本组3例疗效差,1例合并骨盆倾斜,2例年龄相对较大(22岁和23岁),两侧均挛缩广泛,术后恢复不理想。
手术年龄及松解范围是影响疗效的直接因素。切口选择有后外侧入路[2]和沿大转子上弧形入路,前者暴露广泛、切口长、疤痕大,后者切口短 、瘢痕小、但易松解不彻底,李开南等研究表明,切口选择不当,可损伤臀神经下支,造成摇摆步态。本组全部采用沿磊转子上方弧形入路,必要时可前后延伸,术中深部组织主要保护好坐骨神经,完全可以达到松解效果,是值得推荐的一种入路,本组病例从年龄组分辨,显然6~9岁患者效果最佳。李开南[2]等认为手术最佳年龄在6~8岁,此年龄段患者身体发育较健壮,抵抗力增强,臀肌纤维化时间不长,纠正步态的可塑性大,较易接受和配合手术,并能积极功能锻炼。另外,髋部运动功能和髋部特征改变是判断臀肌挛缩手术疗效的两项主要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1 黄万新,闫国钦,程富礼,等.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45例报告.中医正骨, 2002,14(4);27-28.
2 李开南,黄锡荣,唐景明,等.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中华骨科杂志,1998,18(7):437-438.
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