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婚姻家庭法概述
婚姻家庭是两性、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制度体系 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 ;婚姻家庭法是确认 、规范和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和;婚姻家庭法学是研究有关婚姻家庭 的法律制度、法律关系和与此相关的法律
现象的科学 。学习婚姻家庭法学,首先应当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对
婚姻家庭 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婚姻家庭制度 的地位和产生 、演变、发展 的规
律,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基本特点、渊源形式、体系地位等基础知识、基本
原理有较为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藉此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婚姻家庭法各项制
度打下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婚姻家庭
一、婚姻家庭的概念
(一 )婚 姻
婚姻之名 ,在我 国历史上 曾以 “昏因”或 “昏姻 ”相称 。其含义指 向涉及
四个方面:①指创设夫妻关系的行为,即结婚仪式。 《诗 郑风》曰: “婚姻之
道,谓嫁娶之礼。” 《白虎通》解释: “婚姻者何谓,昏时行礼,故曰婚,妇人因
夫而行,故 曰姻 。”②指男女通过结婚所形成的夫妻关系。 《礼记 经解 》说:
结婚所形成的男女身份关系, “男曰婚,女 曰姻 。”③指 由婚姻联结起来的某种
姻亲关系 。《尔雅 释亲》曰: “婿之父为姻 ,妇之父为婚 ;妇之父母、婿之父
母相谓为婚姻。”郑玄注 《礼记 昏义》则更 明确地概括为 “妇党称婚 ,婿党称
姻。”④指婚姻对宗法家族的功能性作用。 《礼记 昏义》明之为 “婚姻者合二
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
上述 四种解释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婚姻在动态和静态上的含义。就其在人们的
一般认识上的现实表现来看 ,则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①男女双方缔结婚姻关系
的操作行为和程序 。②因此行为所构成的实体性夫妻关系。此乃大多数人对婚姻
含义的直观性共识。
在 国外,中世纪基督教教义认为,婚姻是一种宗教圣礼,男女结婚是神 的意
志,是超越个人意志之外的一种身份关系,具有夫妇一体而不可分离的性质 。资
产阶级革命时期,源于婚姻还俗对封建神学的反叛和契约 自由思潮 的影响,婚姻
从传统的身份认识上升到契约范畴。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之后 ,婚姻是一种契约不
仅在理论上得到论证,而且逐步被 国家法律加 以确认 。 年法 国 《宪章》第
条明文规定 “法律只承认婚姻是一种 民事契约”。 年法 国立法会议通过宣
言宣布 “婚姻者得 以离婚而解 除之契约 。”对此 ,具有举世影响的 《法 国民法
典》作 了更 明确 的规范 。应当承认 ,将婚姻归入一种 民事契约,是历史上 的一
大进步。坚持婚姻的契约化 自由原则,是对封建社会 由家长、尊亲属操纵的包办
买卖婚姻的一种彻底否定,反映出婚姻家庭领域 内的一次重大的、富有历史意义
的变革。
透过婚姻的表象,全面分析婚姻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现实运行状况,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可 以得出关于婚姻的一般性概念 ,即
婚姻是人类两性结合 的社会形式,这种结合形成了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夫妻
关系。据此,对婚姻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四个层次:
婚姻必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这是婚姻的自然层次的含义。在此意义上,
婚姻 即男女两性关系,男女两性的差别和性的本能与需要,是婚姻 的原始动力和
自然条件。因此,同性结合,背离婚姻的自然法则,不能构成婚姻 。
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 的社会形式,即婚姻必须是当时社会规范所认可 的
两性结合。这是婚姻 的社会层次的含义。两性关系不仅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 ,而
且即使在人类社会 中亦有多种表现形式。因此,不是所有的两性结合都构成为婚
姻,只有符合特定社会的社会规范,为当时社会制度所容认 的男女两性的结合才
是社会正式承认 的婚姻 。任何社会 ,都无不通过各种规范形式,设定一系列条
件 ,对两性结合加 以引导、确认和调控 ,从而形成一个统一 的制度化 的婚姻模
式。所 以,婚姻是两性 自然结合与社会形式两个要素的有机统一体 。两性之间生
物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结合,社会对于两性关系的正式确认,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