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选课第一、二章.ppt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选课第一、二章

中国近代政治与外交 北京大学历史系 授课教员:郭卫东 第一章 导言 中国的“近代”:时间名词。 二、教学安排(开卷考试) 第二章 战争与外交 第一节 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战争的进程与结局 第三节 战后的中国社会 第一节 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一、战前中外关系  亚洲藩属国( 入贡与册封)。 欧美国家。 第一节 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二、中英矛盾的由来    战争爆发原因的不同解释: “磕头”等文化冲突; 外交平等权的战争- 文书格式“禀”、“谕”等; 贸易与经济冲突,鸦片引发的战争。 第一节 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引起鸦片戰爭最重要的原因是經濟因素,戰爭的根本原因應該從經濟上去尋找,在經濟因素中,茶葉是最重要的起因,而鴉片是直接的原因。 第一节 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二、古代的絲綢與近代的茶葉 第一节 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二、中英矛盾的由来 三、茶葉涉及的問題(白銀、棉花、鴉片) 茶葉貿易還帶動了中國商業群體的興起,那個時代,中國最重要的幾個商業群體無不與茶葉貿易有關。徽商提供茶葉;晉商負責資金和匯兌,行商負責外銷。形成成龍配套的系列流程。 三、茶葉涉及的問題(白銀、棉花、鴉片) 第一节 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丝绸和茶叶 中西贸易中的白银 印度的棉花和鸦片 鸦片贸易与闭关政策 第一节 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战争的进程与结局 一、战争的三个阶段 1840年6月21日, 英国东方远征军到达珠江口岸,鸦片战争正式爆发,断断续续打了两年多。 第二节 战争的进程与结局 二、中国战败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战后的中国社会 一、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初步确立 《南京条约》及附约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 第三节 战后的中国社会 一、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初步确立 外国侵略的深化(通商口岸;租界;华工贸易;外国企业) 自然经济的缓慢解体 新阶级关系的出现 第三节 战后的中国社会 二、香港被英国割占的历史   从舟山到香港。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南京条约》第三款 第三节 战后的中国社会   劳崇光租让尖沙咀。《北京条约》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与“新界” 第三节 战后的中国社会 三、澳门历史问题   《中葡友好通商条约》 遗留问题:主权归属与划界等 * * 清代大家族 一、近代的概念   第一章 导言 亚洲藩属国 朝鲜 琉球 越南 南掌 缅甸 暹逻 苏禄 廓尔喀 浩罕 坎巨提 一、战前中外关系 二、中英矛盾的由来 茶树,是以叶用为主的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古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西南的云、贵、川毗邻区是世界茶树的重要起源中心。中国云南省的澜沧、镇源、景东、勐海等地发现有迄今树龄长达逾千年的古茶树,在西双版纳南糯山原始森林中有大片乔木型的大叶种古茶树林,便是明证。其后,茶扩植于中国的华东、华中、华南、西北等地,并陆续传至全世界的热带与亚热带的广大地区。 二、中英矛盾的由来 古代的中外交往,以絲綢貿易爲開端。紀元前五世紀,中國絲綢越過帕米爾到印度、漸至歐洲。“絲綢之路”成爲古代中西交通的代名詞。但從18世紀初葉始,茶葉崛起,從而結束了長達兩千餘年來絲綢在中外貿易中的霸主地位。茶在中國的培植飲用歷史悠遠漫長。陸羽《茶經》謂“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但直到几千年後茶才爲西人所知,與同爲中國遠古産品的絲綢相比,何其晚也! 第一节 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二、中英矛盾的由来 英國人在1845年刊出的中國植茶圖 1550年,歐洲人第一次聽說了“茶”,知道有這種奇妙物品的存在。1559年,威尼斯商人拉莫修(Giambattista Ramusio)將“茶”的字眼首次載入其出版的《航海記》(Navigationeer Viaggis)。1606年經荷蘭人之手,將第一箱茶葉運抵阿姆斯特丹,這是中國茶葉首抵歐洲。1635年,這種新飲料以藥物姿態在法國露面。1657年,荷蘭人把少量中國紅茶轉運英國。

文档评论(0)

hello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