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农业气象灾害与稻作生产-国立中兴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气象灾害与稻作生产-国立中兴大学

臺灣地區氣候與氣象環境之變遷與因應對策 申 雍 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 摘 要 臺灣地區氣候資源非常豐富,但是異常氣象環境也造成農業生產相當程度的損失。本文綜合以往學者的研究,首先簡介臺灣地區的氣候與氣象環境,其次說明百年來臺灣地區氣候與氣象環境之變遷。最後指出,必須重視1.稻作水分利用效率之提高,2.,3.,4.,5.21°50到25°20間,在天文氣候帶的劃分上處於熱帶和副熱帶之間,理論上作物生長受日射和低溫的限制較少,而雨量因受副熱帶高壓帶移動的影響會有明顯乾濕季的區別。臺灣又因位居亞洲大陸與太平洋交接地帶,因此盛行風向依季節更替,冬半年盛行東北季風,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風。雪山山脈、中央山脈、阿里山山脈、東部海岸山脈等高大山系由北至南橫亙於島之中央,不僅山區氣溫因絕熱冷卻之故較平地為低,且因山脈與盛行季風風向斜交使得島上的氣候分區更為複雜。萬(1973,1974)(1980)、(1983)等均曾對臺灣地區氣候的區劃方式進行研究。 24℃,22℃,16℃。就月均溫而言,中部、南部和東部一月份約為16℃,屏東和恆春半島可達18℃以上,北部地區約為14℃,高山地區則低於8℃;26℃外,北、中、南部均可達28℃以上,高山地區也可達18℃。七月份平均最高溫度全省都可能達到32℃以上,高山地區也可以達22℃。一月份平均最低溫度除南部地區仍有14℃外,其餘地區則在12℃以下,高山地區則降至2℃以下。一月份最低溫度≦5℃的出現頻率北部約70~80%,中部約50%,40%,南部和東部地區小於20%,高山地區則大於80%(郭,1978)(終)期為估算始(終)霜期的依據,則台東縱谷和恆春半島一帶無霜期,高屏沿海地區約10~15天(12月底~1月中旬),嘉南平原約30~35天(12月中旬~1月中旬),台中、彰化、南投地區約40~45天(12月中旬~1月下旬),北部地區約50~60天(12月上旬~2月上旬)之間(楊,1979)。 ()雨量 臺灣地區雨量分佈受地形和季節影響很大,3000~4000mm,1500~2000mm,2000mm,3000~4000mm。200~400mm,800mm;季風越山後,水氣多已凝失,因此中部、南部為乾季,月降水量約50mm;100mm。夏季季風較弱,中南部地區易生對流性雷雨,可獲得大量降水,降雨強度亦大;夏季也是颱風季節,可為原本應屬於乾季的北部和東部帶來降水。夏季期間中南部平地的月降水量約300~400mm,;200~300mm。80%以上,高屏地區甚至超過90%。150日以上,其次為東部地區約125日,西部近山麓地區約100日,西部沿海平原則在75日以下。北部和東部地區連續旱日多在10日以內,僅三、四月份可能會出現較長的連續旱日;中南部在冬半年出現連續1個月旱日的機率大於50%,2個月旱日的發生機率也有20%(郭,1978)。 5月18日至6月19日,25天,1個月以上的機率仍有31%,10天的機率約為10%,(徐與紀,1974)(三)濕度 臺灣地區屬海洋性氣候,因此相對濕度高,月平均相對濕度約在80~90%間變動。北部地區相對濕度冬季大於夏季,中部地區幾無季節變化,南部地區則是夏季大於冬季(郭,1978)87.2天、基隆42.8天、新竹31.0天、台中29.6天、嘉義37.3天。臺灣東部地區因終年有暖洋流(黑潮)通過,加上東部平地狹窄,夜間輻射冷卻降溫有限,且因距中央山脈近,夜間下滑的山風會流向較暖的海面,因此全年幾乎沒有產生霧的機會。山區霧日遠較平地為多,中南部山區夏季因熱對流作用和西南氣流旺盛,易被雲霧籠罩,冬季因東北季風越山後的下沉作用,雲霧較不易生成,阿里山和玉山全年平均霧日都在250天左右,日月潭因海拔高度較低約有140天;北部山區之鞍部霧日有170天,但以冬季霧日較多(陳與戚,1988)。 (四)風 臺灣地區盛行風向主要受季風風向所控制,四月和九月是季風風向轉換的時期。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因與信風同向所以風力較強,北部、南部和東部地區月平均風速多在3ms-1以上,南端恆春半島可達5ms-1以上,中部地區約在2ms-1左右。夏季盛行西南風3ms-1外,其餘各地區約在2ms-1左右(薛,1965)。(唐,1966)。 (五)日照時間與日射量 日照時數受季節和地形對成雲致雨的影響很大。年平均總日照時數山區小於1000小時,北部與東部地區有1000~1500小時,西部及南部地區約1500~2000小時。冬季北部與東部地區每月日照時數僅有50~100小時,夏季各地區每月日照時數多在150小時以上,西南部地區甚至可達225小時(郭,1978) 年平均日射量較大的區域分佈在新竹以南的西海岸平原地區,約11.5 MJ m-2 day-1,,10 MJ m-2 day-1,(尤其是偏東的山區)普遍低於平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