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环境,婴儿会产生全能的幻觉.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婴儿会产生全能的幻觉

掌理 Attunement(例如泡牛奶的量,睡覺時間變少) 80/20法則:80滿足,20挫折 * 嬰兒肚子餓時,會有一個想像的乳頭在心中出現,經過主動尋找後發現現實世界的乳頭後滿足自身的需求,就好像他憑 自己的想像創造出外在的世界,發展出信任 * 延遲接觸到客體,需求不滿會產生挫折,這讓自我開始區別他的需求(自我),和客體(滿足)是不一致的。 需求不滿會產生挫折進而產生攻擊,對外在客體的攻擊也有助於區別自我和客體,嬰兒攻擊外在客體時,客體的反應和原本不攻擊時的反應會不一樣,嬰兒漸漸從「自我-客體」融合階段往分離的階段發展。但是客體後來仍然滿足自我,因此嬰兒仍然覺得這是界是可以信任的。因此80%的滿足和20%的挫折,讓嬰兒同時發展分離,但仍維持信任。 * 焦慮的母親育嬰方式:嬰兒肚子還沒有餓就餵食,還沒有睡醒就把她抱起來,或者是不給他機會自己去接觸某個東西,一直拿給他他不想要的東西 * 在夠好的母職中,母親在嬰兒出生後幾個月,讓嬰兒保持全能的幻覺,真我即萌芽於這段時期,而嬰兒會有自發的手勢或姿態 (spontaneous gesture) (Rodman, 265) 。 * * 小大人就是一種假我的呈現,失去了孩童本我的天真,取而代之的是社會化的,成熟的成人思考 父母對於孩子,或者是對伴侶過度的照顧,給得太多,並不一定都是對方的需要,當對方不領情的時候, 又覺得自己做這麼多還得不到感謝,對方忘恩負義,其實他的付出是來自於同年時期的失落,自己真實的 需要沒有被滿足投射到對方身上 * Winnicott觀點看心理疾病 疾病與治療; 問題行為與管理解決;(過渡現象); 照顧(預防)勝於治療。 疾病與治療 正常的發展:嬰兒主觀地自以為全能,並在幻想中創造客體;如果此時有夠好的母親建構夠好的環境,可以促進(facilitate)嬰兒的適應,於是從主觀統覺走入客觀知覺,此時嬰兒透過遊戲和母親的扮演(playing)進入真實的領域。 疾病的原因:兒童照護的錯失,使兒童無法真實和自發地整合其人格,因此充滿焦慮,或者因為環境的失調、歪曲和匱乏而使人格失調。 兩種不同的心理疾病 情緒異常的精神官能症:在某程度上是相當正常的,夠好地對抗焦慮與衝突。反社會偏向:一種中間性的疾病,這種人在初期發展是夠好的,成功地過了絶對依賴期,但在相對依賴期未能發展成功。 人格失常與日常生活的喪失:精神分裂症是由於早期絶對依賴期就遭到嚴重剝奪,或者早期的生長環境上的失敗,導致人格未能統整。 治療原理與方法 治療是一種控制性地退回到早期依賴的環境裡,好讓當事人在這個依賴環境中可以與治療者重新建立關係,以便自我照護,而得以治癒。 塗鴉遊戲(squiggle game),治療師閉著眼睛劃出線條,讓兒童跟著發展出自己的圖像。這類似自由聯想的方式,可以讓治療師進入兒童的內心世界。 被剝奪的原因分類 1.正常家庭生活,但發生意外事故,造成失親。 2.父母的分離造成家庭破損,但雙親良好。 3.父母的分離造成家庭破損,但雙親不好。 4.家庭不完整,無父,母親良好,祖父母替代父母的角色。 5.家庭不完整,無父,母親不好。 6.從無家庭生活。 行為問題與管理解決 案例管理(casework) 管理方式 案例管理 它和心理治療不同,它是一種管理工作(management),也是一種問題解決過程(problem solving process)。雖然它也要多瞭解下意識,但並不企圖以詮釋下意識來改變事情。 心理治療也常夾雜著案例管理,兩者相互搭配。因為孩童有問題來自於環境的缺失,因此問題回到母親照顧之上。 案例 Jeremy是八歲健康的孩童,但他不願意睡覺,除非捉著母親的耳朶。社工人員發現是母親製造和維持孩童的這個徵候,為什麼呢?因為她自從生他之後開始需要他,在他上學的時候,她總會非常想念他,因為怕失去他。 最後Jeremy終於擺脫了他母親的需要,因為等到丈夫回到她的身邊,問題才自然解決。 兩種管理方式 寄養家庭(偏向於治療)提供好的生活環境,使恢復信心,可以發脾氣,消解恨意,把原來家中失去的感覺找尋回來。 養護機構(偏向問題解決)提供食宿,提供安全穩定的生活環境,提供同齡兒童的社交活動機會,加上較嚴格的管理方式。 過渡現象(transitional phenomena) 過渡客體:一個玩具熊或一片毛毯可以提供孩童入睡的特殊物品,如果它不見了就是大災難的來臨,它不能給別的小孩子,碰都不行; 不過,別的孩童也不要,因為它又髒又臭,可是你也不能偷偷拿去洗。 這樣的過渡性客體幫助兒童對抗挫折和被剝奪的情境,或者面對新情境,例如遷移或出遊。 過渡性客體的例子 一位母親生有兩子,長子健康,母親照顧得很好,但他沒有過渡性客體,他不吸手指、奶瓶或奶嘴,但很難斷奶,因此長久依戀母親,最後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