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编辑课程介绍网页.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辑课程介绍网页

輔仁大學哲學系100學年度授課大綱 開課系級 ? 開課科目代碼 開課名稱 (中英文並列) 現象學 Phenomenology 學分數 上 下 2 2 開課教授 (中英文並列) 何佳瑞 Ho Chia Jui 開課時間 星期 節次 教室 課程目標 認識現象學,瞭解當代歐陸哲學主要潮流 理解現象學研究方法並學習現象學研究方法之思維 訓練文本資料分析以及問題思考 課程綱要 ?現象學的發展至今已被公認為20世紀歐陸哲學的主流,但是現象學運動的開展即便在現象學的內部也有不同的爭議,現象學哲學家們最終在「面對事物本身」這樣的一種哲學精神下,才得以成為一項哲學思潮的運動而沒有分崩離析。這堂現象學的課程,希望能夠將現象學運動中的代表性哲學家做一清楚的勾勒,在介紹這些哲學家的思想過程中,也一併瞭解整個現象學發展的進程,以及其中思想的轉折。 ? 在課程的規劃上,先從上學期開始介紹「傳統現象學」,亦即現象學的創始人胡塞爾的哲學,詳細地剖析現象學的各種基礎觀念。接著介紹「現象學的存有學轉向」,從海德格將現象學轉向存有學的歷程開始分析,以《存有與時間》一書為主軸,闡述其中的關鍵概念,以期學生得以進入以艱澀著名的海德格哲學。 ? 德國的現象學因為二次大戰而停滯,但是在法國哲學中卻獲得進一步的發展。法國的幾位重要現象學家們,將整個現象學運動帶入了另一個新的階段,是研究現象學運動不可忽視的環節。下學期的課程則以現象學在法國的思想為主,介紹梅洛龐蒂著名的《知覺現象學》,說明現象學在法國的持續發展。 授課方式 一般課程以講述方式進行,其中包含與學生互動、提問與討論等。 課程中輔以老師所設計的關鍵問題,由同學們分組,以搶答方式進行,做為課堂表現,並分配同學針對問題進行回答,給予同學探索問題尋求解答的學習過程。 提出現象學中的具有爭議性的議題,幫助同學以辯論的方式刺激思考,嘗試以現象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成績評量 課堂表現、發言、活動搶答與問題探討解說30% 期中考30% 期末考40% 建議續修科目 指定教材 (用書、器材) 及參考書目 指定用書: 施皮格伯格(Herbert Spiegelberg):《現象學運動》,王炳文、張金言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德穆?莫倫:《現象學導論》,蔡錚雲譯,台北縣新店市:桂冠,2005。 輔仁大學哲學系100學年度第 一 學期授課進度表 開課名稱 現象學 開課教授 何佳瑞 周次 日期 進度 月 日 一 導論:現象學運動的定義與緣起 二 胡塞爾嚴格科學的理想與對心理主義、自然主義的批判 三 胡塞爾的意識意向性 四 胡塞爾的現象學還原、本質直觀 五 胡塞爾現象學的轉向─從純粹現象學到先驗現象學 六 胡塞爾現象學中的自我 七 胡塞爾現象學中的主體際性問題 八 胡塞爾的生活世界 九 期中考週 十 現象學的存有學轉向:海德格哲學概說 十一 海德格的此有分析1 十二 海德格的此有分析2 十三 在世存有 十四 此有的存在性徵 十五 世界性與空間性 十六 此有的關念1 十七 此有的關念2 十八 學期考週 輔仁大學哲學系100學年度第 二 學期授課進度表 開課名稱 現象學 開課教授 何佳瑞 周次 日期 進度 月 日 一 課程與活動規則說明 二 此有的時間性 三 此有的沈淪或本真的存在 四 此有與別人共存的存在方式 五 此有與死亡 六 主體際性問題:他人是否存在? 七 海德格處理藝術問題與對現象學的貢獻 八 原典選讀 九 期中考試 十 梅洛龐蒂哲學導論 十一 梅洛龐蒂對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的批判 十二 梅洛龐蒂:知覺的首要性 十三 梅洛龐蒂:科學源於知覺 十四 梅洛龐蒂:哲學嚮往藝術 十五 近代哲學與身體的造反 十六 身體主體與身體意向性 十七 原典選讀 十八 學期考試 備註 中文參考書目: 胡塞爾:《邏輯研究》第一卷、第二卷(修訂本),倪梁康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胡塞爾:《笛卡兒的沈思》,張憲譯,台北市:桂冠,1992。 蔡美麗:《胡塞爾》,台北:東大,1990。 海德格:《存有與時間》,王慶節、李嘉映合譯,台北市:久大,1990。 海德格林中路孫周興譯Husserl, Edmund. Cartesian Medit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Dorion Cairns (Translator), Martinus Nijhoff, 1973. Heidegger, Martin.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