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行为问题及父母羞耻、焦虑及家庭环境关系
儿童行为问题及父母羞耻、焦虑及家庭环境关系【关键词】 儿童行为问题;家庭环境;父母羞耻感;父母特质焦虑
中图分类号: R749.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9-0692-02
儿童行为问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行为偏倚 [1]。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如焦虑、抑郁、羞耻等)会对儿童的心理状况产生影响[2]。本文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羞耻、焦虑及家庭环境的关系,为科学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唐山一所普通小学,以方便取样的方式选择了一、三、五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7份,其中男生153人,女生113人,1人性别数据缺失;一年级学生96人,三年级73人,五年级98人;年龄6-12岁,平均年龄为8.5±1.5岁。
所有量表由学生带回家,由家长填写,第二天收回。填写者为母亲者208人,父亲38人,其他人6人,关系数据缺失者15人;填写者平均年龄为35.9±2.9岁。
1.2 工具
1.2.1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 [3] 由父母或主要抚养人填写。共113题,0~2点计分。总分超过全国常模98 百分位数,即被界定为有行为问题。分数越高问题越严重。
1.2.2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4] 共20个条目,反映了抑郁状态的六个侧面:抑郁心境、罪恶感和无价值感、无助与无望感、精神运动性迟滞、食欲丧失、睡眠障碍。测试被试最近一周内症状出现的频度,0~3计分。分数越高抑郁症状出现频度越高。
1.2.3状态-特质焦虑问卷[5] 本研究采用了Spielberger 等人编制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的后半部分,特质焦虑量表(T-AI),用于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共20题,1~4四点评分,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高。
1.2.4羞耻感量表[6] 羞耻感量表共29题,由个性羞耻、行为羞耻、身体羞耻和家庭羞耻等四个因素组成。四点评分,被试得分越高,说明羞耻感越强。
1.2.5家庭环境量表[7] 家庭环境量表共90题,10个分量表,分别为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观、组织性和控制性。
1.3 统计方法 进行卡方检验、t检验、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男女生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分及问题行为检出率比较
在267名学生中,有33人(12.4%)总分超过全国常模98 百分位数,即有行为问题。其中,男生21人,占男生样本13.7%,女生12人,占女生样本10.6%。卡方检验发现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χ2=0.752,P=0.687)。男生行为问题总分高于女生(24.2±18.0/17.8±14.6,t=2.568,P=0.002)。
2.2 高、低行为问题儿童的父母抑郁、羞耻、特质焦虑及家庭环境得分比较
将儿童行为量表得分最低的35人设为低分组,有行为问题的33人为高分组。检验两组学生在父母抑郁、羞耻、特质焦虑及家庭环境各因素上的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组被试在父母羞耻、特质焦虑,以及家庭环境的情感表达和矛盾性两个分量表上有显著差异,见表1。
2.3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以行为问题总分为因变量,父母抑郁、羞耻、特质焦虑及家庭环境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父母特质焦虑总分和家庭环境亲密度和矛盾性因子进入回归方程,F (3, 248) = 21.247,P0.001,共解释方差20.4%。父母特质焦虑、亲密度、矛盾性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61,-0.247,0.258。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男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3.7%,女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0.6%,总体检出率为12.4%, 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8]。说明唐山市儿童行为问题在国内处于一般水平。但12.4%的行为问题检出率应该引起有关部门和人员的注意。
杜玉凤等的研究指出行为问题组在家庭环境矛盾性、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本研究亦证明行为问题组在家庭环境矛盾性上得分较高,并且发现情感表达因子上高、低行为问题组得分也有显著差异。同时,家庭环境矛盾性和亲密度进入回归方程,表明这两个因素是对儿童行为问题最有影响力的家庭环境因素。
本研究中高低行为问题儿童在父母特质焦虑和羞耻得分上差异显著,父母特质焦虑进入了以儿童行为问题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表明,羞耻感高并且易焦虑的父母,其孩子的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提示父母的心理因素对儿童行为问题产生起着一定作用,在对儿童的行为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