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及变化趋势探析.doc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及变化趋势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及变化趋势探析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及变化趋势探析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高等教育对提升社会人力资本的存量和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以后,招生数量的急剧扩大,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分析 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已经位居世界榜首,高校毕业生数量已经超过650万人,再加上往届尚未实现就业、需要就业的毕业生,预计目前需要求职择业的高校毕业生总数量将会超过900万人。由此来看,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一)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特点分析 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学生求职择业时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就业地选择呈现“孔雀东南飞”的特点。多数学生渴望留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大中城市,比如北京、上海以及广州、深圳等东南部城市,对于地区偏远、条件稍差的西部地区很少有人问津。从全国范围的高校就业布局来看,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现象;第二,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仍然具有明显的“官本位”意识,大部分毕业生比较青睐于稳定与安全的单位和职业,比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以及外企等,同时还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而对于个体或私营企业一般不感兴趣。 目前来看,大城市人才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特点,而基层需用工则成为最大的缺口。据调查显示,自2010年以来,我国各大人才市场的需用人企业和求职者双方表现的都非常活跃。虽然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广州等城市的人才需求仍然居于前列,但其就业信息的发布量比重业已有所下降。据资深人力资源专家们分析:越来越多的企业争相在二线城市扩张其生产、销售以及服务规模,二线城市已成为人力需求较大的地方,但高校毕业生对此却没有太大的感触。在这种求职择业现状下,使得那种“数以万计人次参加就业招聘会”、“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竞争一个工作岗位”的情况屡见不鲜。 (二)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情况分析 第一,初次就业率呈现倒“U”型特点。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是指在全部的毕业生中,已经签约、已确定单位并等待签约、自主创业、自由职业以及读研和出国的毕业生所占的比例。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呈现倒“U”型 。 第二,从学历层次来看呈现“马太效应”。对于国内发展状况较好的大中型企业,普遍比较欣赏学历层次较高的高校毕业生,于是在诸多的求职者中,学历层次越高越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因此,对于博士、研究生以及成绩优异本科生而言,就业并不是非常困难。 第三,从就业起薪来看可谓“能者多劳”。据统计数据显示,刚毕业的大学生的资本最初在于学历,比如专科生的起薪一般在1200―1500元左右;本科生的起薪处于1500―2000元之间;硕士研究生的起薪一般在2500―3000元之间;博士研究生的起薪处于3000―3500元之间,基本上是500元为一个分层档次。然而在未来的工作中,这种薪资的定位并非固定的,单位会根据他们的工作能力再进一步调整工资水平,或者更换岗位,甚至决定留用或辞退。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变化趋势 基于以上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如果相关部门不采取正确的引导和监督措施,未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变化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缺乏正确引导和保障的措施,仍会呈现就业难的假象 就目前来看,我国每年将有1500多万新人进入人力市场,加社会失业人员,则全国城镇需就业人数将超过2400万人。如果按GDP的增速一直保持8%计算,那么全年新增就业人数仍在1200万左右。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都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事实上,全社会用人缺口还很大:农业缺口为218万人,工业缺口为1220万人,服务业缺口为325万人。因此,如果相关部门不及时采取有效地措施予以引导和监督,在未来的几年内,仍然会呈现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假象。 (二)经过正确引导和保障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明显好转 虽然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国家在采取正确的就业引导和保障措施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明显得到好转。比如,国家通过扩大内需,使服务业等到了较大的发展,这其中便蕴含着许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2011年,国家相关部门做实了“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这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给予了较大的支持;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