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即少即多 即体即用—画家杨军画作的言意之间
T8传媒甘健整理提供
即少即多 即体即用—杨军画作的言意之间
文∕李林(中国国家画院学术讲师)
文∕杨卓(南开大学文艺美学博士生)
杨军先生的国画创作,目前正处于一个“破茧成蝶”的关键转型期。 中国绘画在笔墨造型上的“多”与“少”,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哲学的“体”与“用”关系的折射。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以黑喻隐秘之本体。王弼解老曰: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绝言象,立本体。郭象注庄,亦以本体隐于玄冥,不可以知机,而能玄合。禅家谓做功夫时,虽冥合真体,一味空寂,而于中内隐灵明,乃体即用也;灵明中,内隐空寂,用即体也。故永嘉偈云: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既寂寂中不容无记,惺惺中不用乱想,所有妄心如何得生?所谓即体即用功夫也。杨军近几年正是通过不懈的绘画创作,来进行他倾注悉心的“水墨修炼”。 上述中国哲学美学论述的核心问题,无非是在探讨究竟一个什么样的人格“本体”才能同天地造化具有化生万物的能力。这其实是中国水墨精神的心性之基。因为,无论老庄乃至魏晋玄佛各家种种说法有何不同,但他们共同认可的一点是,“至善”都是智的直觉,它与艺术之灵性息息相关。具体说来也就是魏晋玄学的直觉之智乃是一种道德之智,东晋佛学的直觉之智乃是一种事理之智;正始竹林玄学的道德之智没有等级,郭象玄学的道德之智则是含具等级的……由于各家之智的具体内容不同,遂也决定了他们对世俗名教的态度不同。虽然有时间的先后,但是在大道面前则是平等的,不能说哪一种哲学派别先产生,它就与道更接近一些——如此而已。 东方艺术的写意精神,正是基于文人的哲学体察而诞生的,正是基于这种高妙的“智”的蓬勃的人类通感能力的精神投射。杨军这本画册的作品记录了他在国家画院的修炼成就,通过几年来前后期作品的对比,可以发现他在创作中感情的抒发在本质上具备自发性、偶然性、突发性的特点,并以此来驾驭笔墨。这种“随性”的创作动机,西方学者往往用“灵感”来称呼之。正如李泽厚、刘纲纪先生说,“由于在审美和艺术中,直觉占有很为重要的地位。灵感现象显得十分突出。因而道生本是对宗教而言的‘顿悟’说就同艺术创造中的灵感现象有可以相通的地方。特别是由于宗教包含有对人生解脱的探求和直觉的领悟,因此这种‘顿悟’说也就更能与艺术创造中的灵感现象相通”。 创作中相似的现象,刘勰《文心雕龙?养气》说:“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塑滞。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就是告诫人们要善假顺通,临兴命笔,乘悟而作,不要苦思硬挤,无会强说,这种强调通悟兴会的思路可以说不仅抓住了审美实践的本质,而且与写意画强调直悟、刹那洞照的观念也是相通的。只有画家本身存了大智之意,才能够忽略外在干扰,牢牢抓住事物最美最高的形态并默写出来.并充分借助绘画的工具、方式、介质之美,使精练笔墨宛如字斟句酌,章法构图宛如律吕和韵格。王弼已有“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的明论,过往千年的艺术实践证明,只有创作主体“以心有至乐,心体至善”的境界介入艺术活动,才能充分保证这种自然性、偶然性、突发性的存在,才得真正彰显“写意”的风味。 虽然杨军在绘画造境上特别推崇明清之际的画僧担当(1593—1673),但是在运笔上由于受乃师范扬先生的影响,所以他并不特意追求简笔的效果(即所谓的“以少驭多”),而是更多趋向黄宾虹的繁笔效果(即所谓的“以多驭少”)。哲学上的“意在言外”在绘画领域中的表述往往是“景少意长”,这也被看做中国绘画“意境”美的一个典型特征,它强调画面实景的单纯性,要求紧紧抓住事物的本质,选取生活中最动人最有意义的部分,这就是中国笔墨提倡的“以少许胜多许”。但是中国笔墨同时又存在另一个走向,那就是“以多许见少许”。与倪瓒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简”相比,王蒙的“繁”,从另一个极端,表达了其空灵剔透的心性。这与前者岂非矛盾?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繁简多少不是关键,关键是创作主体的审美观照达到了怎样的境界,是否已经把“言”与“道”完全打通,是否已经与天地精神的审美观照产生了交融,是否有意识地引导人们对更高审美境界进行把握。——倘若已经“忘言”,又岂会斤斤计较“言多言少”?所以不拘繁简,只窥大道,才端的是画家的精神高峰体验。庄子在《秋水篇》中明确指出:“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显而易见,可以言说的是物之粗理,可以意会的是物之精理。我们不妨将这里的粗精代换成绘画中的“多”与“少”,艺术之道终究是人类的语言所不能触及的。我们只能凭借“意之所随”,它虽属于“意”,只不过是“意”的较深层次,那个言所不能论,意所不能察致者,不知道是精是粗的所在,或者说无所谓精粗的所在才是画道的终极领域。过度强调“多”, 会导致艺术语言的芜杂、泛化与滥用;过度强调“少”,那么科学定理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代数几何综合题(二).doc
-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答案).doc
- 初中数学教学与思想方法的渗透.pdf
- 初中生应掌握的名句名篇集录.doc
- 初中数学竞赛 22分式.pdf
- 初二下册数学书答案.pdf
-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必读).pdf
- 初二代数简单分式方程应用(一).doc
- 初二代数11_9无理方程教案.pdf
- 初等函数小练习带答案.docx
- 沪科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2.1 第1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pptx
- 沪科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数据的整理.pptx
- 沪科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4.5 第2课时 用尺规作角.pptx
- 沪科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4.2 线段、射线、直线.pptx
- 沪科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5 第2课时 销售问题与百分率问题.pptx
- 沪科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6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pptx
- 沪科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1.1 第1课时 正数和负数.pptx
- 沪科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4.5 第1课时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pptx
- 沪科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1.4 第3课时 加、减混合运算.pptx
- 沪科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1.2 第2课时 相反数.pptx
最近下载
-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软件适配改造成本评估规范》.pdf
- 中国行业标准 YY/T 1939-2024医疗器械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 重组C因子法.pdf
- 各类游资炒股心法及感悟,套利模式.pdf
- 【客户管理】龙湖客户细分及工作模式分享精华篇-102p.pptx
- 学校智慧平台管理制度范文.docx VIP
- ASME中国制造-ISO12944-5-2018 中文译稿 第5部分 防护涂料体系.pdf
- 《诫子书》公开课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
-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可打印】.doc
- 关于《佛山市市级财政资金投资建设项目工程概算预算结算.doc
- 二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强化练习(一).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