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双周考5
2015-2016年二年级上学期双周考政治试卷(五)
命题人:栗秀娟(1月9日)
选择题
1、玛雅预言“毁灭说”称: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太阳消失,大地剧烈摇晃,灾难四起,地球彻底毁灭。在日常生活中,某些煤矿和建筑企业把安全措施寄托在“菩萨保佑”上。二者都是典型的:( )
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2、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世界客观性为依据,以实践为基础,以规律为对象,它关于世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具有可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要求它不可能纯学术化,在政治和价值取向上,它必须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直接或间接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相联系。上述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
A.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B.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
3、下列能够证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观点的是:( )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④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一位患者总是疑心自己吞食了一条虫子。医生用药使其呕吐,并将一虫放入呕吐物中,告知病人虫子已经吐出,那人的病随之痊愈。这表明: ( )
A.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意识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5、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管子〃兵法》中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从哲学角度看,“和合故能谐”体现了:( )
A.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C.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D.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具有全新的功能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人类面对规律无可奈何
C.要全面把握事物的联系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9、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 )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0.行为学有这样一个公式:重要+重要+重要……+重要=0。下列古语中与这个公式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A.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D.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11、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 )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 B.从整体着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_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_3_Computers阅读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VIP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pdf VIP
- 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3 Computers阅读课的教学设计.doc VIP
- 英语必修二Unit3Computers阅读课教案.doc VIP
- 工程总承包居间合同(2025版).docx VIP
- 压裂实时裂缝诊断的高频压力裂缝监测技术MWF(Measurement While Fracturing).docx VIP
- 2 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 第2课时 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与折叠 教案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空表).doc VIP
- 铝合金门窗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管控资料.docx VIP
- 《中医基础理论》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