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古代教育述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卷 第1期 红河学院学报 Vol_6 No.1 2008年2月 Jounal of Honghe University Feb.2008 越南古代教育述论 陈 立,刘 华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摘 要:在古代越南,教育不仅指向吏才之养成,也指向全民儒学教化和封建德治社会的塑造,这要求教育充分发展规模,具 备相当程度的开放性和普及性。自陈朝以降,官学与私学并进,逐步形成了一个由京城至乡社庞大的教育网络体系。教育和科 举的平民化提高了越南民族的教育素质,也促进了古代越南的社会阶层流动。 关键词:越南;教育;古代社会 中图分类号:K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28(2008)01—0021—05 关于越南古代教育,学术界鲜有专题研究。台湾 (二)藩属时期的教育:官学与私学的二元化发展 历史学者高明士在《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中曾写一 (968年一1887年) 章“越南古代的学校教育”。但该文主要说明北属越 藩属开始及至李朝(1010—1225),越南封建自主 南教育之缘起和以国子监与文庙为中心李朝文教制 国家初显规模,儒学的地位被逐步抬高。据《大越史 度的形成,研究范围相对狭窄。①科举虽与教育有着不 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三《李纪》记载,李圣宗神武二 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但它首先是一种文官考试。…故 年(1070)诏谕在升龙(今河内)建文庙与国子监, “ 严格来讲,目前涉及越南科举的著述只能提供古代越 … … 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皇太子临 南教育的部分影像。本文首先描述古代越南教育体 学焉”。后选文职官员识字者人学。在越南史上,李 系结构的阶段性变化与组织形态特征,而后从教育目 朝文庙与国子监的创办标志着儒学在国家政治生活 的、教育的民主性与公平性两方面来阐述教育对古代 中地位的上升,逐步并肩佛教,同时也是藩属以来越 越南社会的影响,试图大致呈现教育在古代越南发展 南中央官学的开端。 的脉络与基本面貌。 但终李一代,文庙与国子监是仅有的两所正式学 校机构。陈朝(1225—1400)的学校发展却另是一番 一 教育的体系结构 景象,共建有国子院、国子监、太学、一撮斋、资善堂等 (一)北属时期的教育:远离中原的郡县学(公元 数类中央官学。这些教育机构属朝廷举办,建于京 前111年—939年) 师,学生源以皇族贵胄、中高级官员子弟为主,偶有民 根据《后汉书》与《安南志略》的记载,越南出现 间俊秀招入,这些构成了中央官学的基本体例。地方 学校教育活动大致在西汉晚期到东汉初期之间。越 官学亦发端于陈朝。陈顺宗光泰十年(1398),越南首 南时为中国郡县之一(称安南或交耻郡、交州),当地 次制定路、府、州、县地方官学制。据《大越史记全书 教育可称为郡(州)县学的教育,教育内容以《四书》 · 本纪全书》卷八《陈纪》记载,陈顺宗诏日:“……应 与《五经》为主。_2 但与中原教育不同,越南的郡县学 令山南、京北、海东诸路府,各置一学官,赐官田有差。 严重缺乏社会基础和稳定性,守令之学养是教育兴盛 大府州十五亩,中府州十一亩,小府州十亩,以供本学 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正所谓“其文教推行情形,常视良 之用。路官督学官,教训生徒,使成才艺。……”另 吏上任而定” 。纵观越南八百年北属史,当地武装 外,一些儒学名士为打压佛教,扩大儒学影响而始设 反抗暴政时有发生,兴学无从谈起,教育资源极其贫 私学,以朱文安私学最为著名。因此,陈朝又见证了 乏。因此,虽有锡光、任延与士燮在其太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