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所反映的晚明法律文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瓶梅》所反映的晚明法律文化 孙 旭+ “小说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金瓶梅》作为“明代四大奇书” 之一,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郑振铎评论道:“表现真实的中国 的形形色色,舍金瓶梅恐怕找不到更重要的一部小说了”,“它是一部 很伟大的写实小说,赤裸裸的毫无忌惮的表现着中国社会的病态,表 现着‘世纪末’的最荒唐的一个堕落的社会的景象”①。出于对避讳等 原因的考虑,《金瓶梅》作者假托宋代写人状物,但学术界近年来对其 名物、制度等的研究却表明,作品所反映的年代乃是明代嘉靖至万历 朝。在众多的名物、制度中,晚明法律制度和现象是作者凭借较多的, 举凡行政、刑事、民事、经济等皆有所涉及,而且很多法律制度被摹 写得确实而详尽,这为我们全面、深刻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法律文化提 供了相当珍贵的资料。本文将对此加以论述。 《金瓶梅》首先反映了晚明法律观念的深入民心。在《金瓶梅》 中,人们对法律极为倚重,一旦遭遇冤屈或纠纷,往往首先想到的是 诉诸官府,寄希望于法律的公正裁决。第十九回光棍鲁华、张胜受西 门庆的指使,诬赖蒋竹山借银子不还。蒋竹山有口难辩,道:“我和他 见官去。谁见他甚么钱来!”@第二十六回宋仁因女儿宋惠莲死得不明 不白,拒绝将其尸首烧化:“西门庆因倚强奸耍他,我家女儿贞洁不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讲师。 ①《西谛书话·谈金瓶梅词话》,生活·读书·新知=联书店19ji3年版,第73页。 ②本文所引原文据《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828 从,未必身死。我还要抚院上告,进本告状,谁敢烧化尸首!”第九十 二回陈经济凌逼殴打西门大姐,致使其自缢身死。吴大舅劝吴月娘道: “你趁此时咱家人死了不到官,到明日他过不的日子,还来缠要箱笼。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如到官处断开了,庶杜绝后患。” 人们不仅倚重法律,还相当谙熟法律条文。第三十三回韩道国老 婆和小叔通奸被捉后,一位老者得知“原来小叔要嫂子的”,道:“可 伤!原来小叔儿要嫂子的,到官,叔嫂通奸,两个都是绞罪。”《大明 律》卷二五《刑律八·亲属相奸》规定:“若奸从祖祖母姑、从祖伯叔 母姑、从父姊妹、母之姊妹及兄弟妻、兄弟子妻者,各绞”,两相对 照,老者的判断毫厘不爽,难怪旁人道:“你老人家深通条律”。第四 十七回艄公陈三、翁八害死苗员外之事为安童告发,两人“见安童在 旁执证,也没得动刑,一一招承了。”《大明律》卷二八《刑律十一·故 禁故勘平人》规定:“依法拷讯,邂逅致死者,勿论”。陈三、翁八正 是清楚人证俱在、杀人之事已然败露,抵赖只能徒增皮肉之苦,才老 老实实招认,否则以二人之心狠手辣,绝不会轻易伏法。第六十七回 黄四的小舅子孙文相因冯淮偷盗棉花而与其厮打,后冯淮在保辜限内 死亡,孙文相连同父亲孙清被逮下狱,黄四为之不平:“不想他儿子到 家,迟了半月,破伤风身死……他两人厮打,委的不管小人丈人事, 又系歇后身死,出于保辜限外。先是他父冯二打来,何必独赖在孙文 相一人身上。”《大明律》卷二O《刑律三·保辜限期》规定:“凡保辜 者,责令犯人医治,辜限内皆须因伤死者,以斗殴杀人论。其在辜限 外,及虽在辜限内,伤已平复,官司文案明白,别因他故死者,各从 本殴伤法……手足及以他物殴伤人者,限二十日……”虽然黄四在 “保辜”时间的认定上与《大明律》有误,但其对“保辜者”死于限 外,被告仅负殴伤责任的理解却与之一致。 《金瓶梅》反映了晚明法律观念的深入民心,那么,其时何以会出 现这一情况呢?出身淮右布衣、又亲历过元末农民起义的明太祖朱元 璋,深知法律之于国家的重要性,“夫法度者,朝廷所以治天下也”①, 紊乱之,则必有大乱。有鉴于元末百姓因昧于教化而被动犯罪的事实, ①《明实录·太祖实录》卷一一六。 829 朱元璋意识到“明刑弼教”的不可或缺, “人人通晓,则犯法自少 矣”①。由此出发,朱元璋非常注重法律的普及。他不仅提出“法贵简 当,使人易晓”②的立法原则,要求律条尽量简洁、通俗易懂,还将法 律学习渗透到百姓日常生活中去,规定学校要讲授《大诰》③,科考要 考试律条④。这一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法律在普通百姓中的普及。此 外,朱元璋还在法律适用上给知法者以实惠,规定家中藏有《大诰》 或通晓《大明律》者犯罪,可一定程度地减刑或免刑,“户户有此一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