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自然风格观的路径——从《论诗三十首》第二十九首出发.pdfVIP

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自然风格观的路径——从《论诗三十首》第二十九首出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文学 文 ANHUIWENXUE 学 研 究 论元好问《谂诗三+首》自然风格观的路径 ——从《论诗三十首》第二十九首出发 程诚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标举“风雅”传统,崇尚自然风格,集中表达了其诗学理想。其第二十九首就 显示了他对自然风格的推崇以及对雕饰文风的贬斥。而这又是建立在他追求伟大人格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文 学风格进行取舍的结果。 关键词: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自然雕饰人格 金末诗人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以绝句的形式 故乡。”诗人见到月光.先是“疑”,然后“举头”看见了 对汉魏以来的诸多诗人及作品进行了品评.集中传达 明月.接着“低头”思念故乡。短短二十字,流畅无比。 了其诗学理想。元好问论诗以正统儒家诗教为旨归. 然思乡之情.跃然纸上。又如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 提倡诗歌的风雅传统。在风格上,他推崇慷慨、刚健的 长河落Et圆”。《红楼梦》描写香菱学诗道:“我看他《塞 诗风,故对雕饰、绮靡的文风大加排斥,而对发自内心 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 真情实感的作品青睐有加。这主要体现在他对自然风 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 格的推崇上。 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 一、元好问对自然风格的推崇 字换这两个.竞再找不出两个字来。”@直”和“圆”二 《论诗三十首》第二十九首道:“池塘春草谢家春, 字上并不见任何雕饰.也是自然而然地写出了大漠的 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 风景。 神。”① 元好问也在《论诗三十首》中展现他对自然风格 此诗评论的是谢灵运和陈师道的创作。“池塘春 的推崇。如他评价陶渊明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 草”即指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 落尽见真淳。”评北朝民歌《敕勒川》:“慷慨歌谣绝不 鸣禽”一句。元好问认为此句诗万古千秋都是新的。相 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比之下.陈正字(即陈师道)的诗歌创作则是一种“闭 要之.元好问对“自然”这一品格的规定性是指不 门觅句”的方式。元好问认为这种创作的结果就是徒 涂饰,不堆砌,语言上自然流畅,无艰涩倾向。这体现 劳费神.于事无补,写不出好的作品。由此不难看出。 在创作上.就要求诗人能够自然而然地将感情流露于 元好问在此是推崇自然的风格。 字里行间。惟其如此,诗歌才会回归风雅。也正是在这 对自然风格崇尚.在中国古代诗论中占有重要地 一点上体现出与宋代江西诗派追求用典、炼字做法的 位。钟嵘《诗品·序》说道: 不同。 至于吟咏性情,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 陈师道被尊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三宗之一。 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 其《后山诗话》道:“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 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 僻毋俗.诗文皆然。”啉h拙是陈师道诗歌创作的主要 假.皆由直寻。② 风貌。这在创作上,则体现在他“吟榻”的创作方式。 钟嵘所提出的.就是著名的“自然英旨”说。认为 《诗林广记》载:“陈无己平时出行,觉有诗思,便急归, 诗歌的内涵在于吟咏性情,故所见、所感即可成诗,而 拥被卧而思之,呻吟如病者,或累Et而后起。”吣文献 不必雕琢或者用典。所以他指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 通考》也有记:“世言陈无己每登览得句,便急归卧榻, 假。皆由直寻。”也就是说,古往今来的许多伟大的作 以被蒙首.恶闻人声,谓之吟榻。家人知之。即猫犬皆 品.多不在技巧的高超.而是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