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拯救民族志”——以《国家地理》中约瑟夫#183;洛克的中国报道为例.pdfVIP

反思“拯救民族志”——以《国家地理》中约瑟夫#183;洛克的中国报道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思“拯救民族志”——以《国家地理》中约瑟夫amp;#183;洛克的中国报道为例.pdf

+,, 田“ ___●_ 反,b、 拯救民族,D ——以《国家地理》中约瑟夫·洛克的中国报道为例 罗安平 [摘要]本文将约瑟夫·洛克在美国《国家地理》中刊载的中国报道定性为“媒介中的民族志”,试图通过此类非 典范的边缘性文本。一方面反思学科范式与知识话语的建构关系,另一方面寻找文本与事实本文之问的区分和 差异。20世纪初民族学人类学界盛行“拯救民族志”,洛克对异文化的记录正受沐于此理论与实践,然而在诸 如迷信与理性、客位与主位以及文化拯救与异俗展演等方面却充满矛盾和争议。剖析与反思所谓“拯救”的话 语权力与内涵,可以探寻到“拯救”的真正旨归:其实需要拯救的,并非想象的他者。而首先是自己。 [关键词】拯救民族志;约瑟夫·洛克;美国《国家地理》;中国报道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12)11—0022—07 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2012XWD—S05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罗安平【1975~),女,四川泸州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 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人类学、新闻传播学。四JiI成都610041 约瑟夫·洛克,出身于奥地利,游历欧洲、美 查”之任,在松潘林波寺遇到一位杨喇嘛,黎光明 国,1922年以美国植物学家身份来到中国,开始了也如实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 在中国近二十年的探险生活,同时关注、搜集、研 杨喇嘛既知道孙中山,并且听说过有蒋介石, 究中国西南、西北民族地区的文化。除了《中国西 但不知有南京也。更可惜的是他问我们道:“三民 X06) 南古纳西王国》、《纳西一英语百科词典》等著作 主义和中华民国到底谁个本事大?”[31(P 外,洛克在《国家地理》上还发表了九篇中国报道。 洛克和黎光明的文本记录的都是个人所见所闻及 其中,《黄教喇嘛的领地》描述20世纪20年代鲜作者本人言行,属于未受学科规训的非典范文本, 为人知的四川木里地区,被该杂志助理主编迈 其风格上的异域情调与异域感,可视为一种边缘 克·爱德华兹评价为“最吸引入的文章之一”,其 民族志。因为从最基本与最广泛的含义来看,“把 之所以吸引人,“部分原因在于那位孩童般无知的 关于异地人群的所见所闻写给和自己一样的人阅 喇嘛王,他向洛克问了许多问题。”【11 读,这种著述被归为民族志。”【41对于这样的边缘 我怀疑他那时是否知道美洲大陆已被发现。 民族志,若深入发掘,意义至少有二:其一,拨开各 他也没有一丁点关于海洋的概念,以为所有大陆 类典范文本造成的假象,寻找社会现实的本文。 连成一块,所以问我他是否可以骑马从木里去到 徐新建指出,当作为原型的本文被各种“科学”、 华盛顿,还问华盛顿离德国是不是很近。 “正统”的文本掩盖和取代之时,这些边缘文本或 他问:“白人已停止战争,开始和平共处了 许“可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里所进行的补充 吗?” 性拓展的话语中……或是从截然不同的观点的驳 接下来,木里王还问我现在统治大中华的是 斥与交锋中,观察到文本与事实上的本文之间的 国王还是总统。“o 巨大差异”【5J,从而发现不一样的社会现实及造成 我们将目光返回本土,历史呈现惊人的相似 此社会现实之过程;其二,借此反思学科建构与理 性。同是20世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