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让语文课堂展现特色
如何让语文课堂展现特色摘 要:要打造语文课堂特色,就要在教学中处理好——挖掘教材有深度,拓展文本有广度,从而使语文课堂生机盎然。
关键词:新课标;课堂特色;生机盎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34-01
新课标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掘奠定基础。”要把握住新课标的精髓,就要努力提高“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竞争力。而现代课堂教学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而特色的核心是文化和历史,语文课堂正是继承文化和历史的最好载体。因此,建设语文课堂教学特色就成了贯彻落实新课标的重中之重。要打造语文课堂特色,就要在教学中处理好——挖掘教材有深度,拓展文本有广度,从而使语文课堂生机盎然。
一、挖掘教材,弘扬真善美
语文课堂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有深度地挖掘教材内涵,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时刻关注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努力地亲近学生的生命。说到底就是要让语文课堂唱响“真、善、美”的主旋律。真、善、美是同一客观对象密不可分的三个方面:体现客观规律是真,体现社会功利是善,体现自由创造是美。语文课堂教学就要努力做到“求真”、“向善”、“溢美”。因此,语文课堂要走进学生的的生命,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有深度地挖掘课文中所隐含的真善美,让学生在真善美的熏陶下快乐成长。在语文课堂上,就要努力扬起生命的风帆,引导学生进入追寻真善美之旅。
真,是做人的第一步,即求真理,做真人。例如教学中带领学生在《数学与文化》《宇宙的未来》里,窥探真理的足迹:原来抽象的数学竟然能够如此巨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而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居然能为我们破解宇宙之谜,告诉我们未来的宇宙要么膨胀,要么塌缩的真理。引导学生品读《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等抒情散文时,让学生学会从平凡的生活琐事中感受到亲情的可贵与真情的美好。
善,是人性中最本真的东西,而仁爱与恻隐正是文本扬善的主题。如学习杜甫的诗歌,就要努力挖掘诗人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善大爱,让学生的心灵为他那“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所震撼;学习《小麻雀》《敬畏生命》等文章,就要充分利用文本唤醒学生心底的善和爱的意识,使之能反思物质繁荣的当今社会人性的漠化、恶的泛滥等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敬畏生命和关爱生命的大爱情怀。
美,在文本中的体现无处不在。如学习《荷塘月色》《古都的秋》《我的空中楼阁》等散文,要引导学生真切的感受朦胧月色下的荷塘那份清新、宁静之美,体味北国的秋天那份冷静、苍凉之美,感受远离尘嚣的山巅小屋那份温馨、闲适之美。学习《边城》《荷花淀》等小说,要着力引导学生感受边城和冀中人民那健康、优美、质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就这样,我们一步步的靠近了自然和生命。教育,其最终目的是教化社会,而语文教师只要能深层地挖掘课文中的真、善、美来滋养学生的生命,那么,我们的语文教育目的就达到了。
二、拓展文本,凸显文化魅力
著名美学家伊瑟尔指出:阅读中有一个“传统”的问题,“传统”构成了文本的基础成分,是读者“熟悉的领地”,它是阅读文本的前提,为文本提供了现实的背景文化氛围,使文本与特定的时代精神相连而具有时代性,从而使阅读和交流行为具备现实可能性。
语文课堂是灵性的课堂,因为它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熏陶。因此,如何延展教学文本,把文本放置于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在我们的脚下,有一条滋养了这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长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夸父在烈日下奔带领学生走上精神和文化之旅,将语文课堂放置在古老的文化长河中,即使是枯燥的文本,也会变得灵动起来。这样,教师教起来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学生学起来可以举一反三,集思广益。而且广度成就高度,学生在文化之旅和文学殿堂中可以自由的翱翔,释放心理能量,激发心灵畅游,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
例如在讲授爱国主义主题的作品时,可以将其置于儒家思想的光环下,从理想主义、集体意识、济世救民等精神品格中抽取出“忧国忧民”这一精髓。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再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中发掘其历史渊源。这样,一部爱国主义文化史就源源不断地流淌在课堂上。
又如在讲授戏剧单元时,结合本地和当代学生实际,大力拓展文本,弘扬传统文化。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对戏剧知识的低认识、低兴趣的实际,认真设计活动课。一方面举办传统戏剧知识讲座,让学生大致了解祖国传统戏剧常识及其艺术魅力,同时精选一批经典的京剧、黄梅戏、川剧等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结合课堂教学,开展“我编”“我演”“我评”的综合性教学,让学生自己编剧,自己表演、自任评委。让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