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孟子道德理想人格.pdf
2015年9月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Sep.,2015
ofHubei andSocial V01.42No.5
第42卷第5期 Joumal Science)
University(Philosophy
论孟子道德理想人格
刘晓靖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对儒家思想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他既为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
德思想体系提供了“人性”的支撑,又将“仁”引入到政治领域,提出了实现“仁政”的社会理想学说。同时,又为人
们树立了“圣人”、“君子”、“大丈夫”等不同品次的道德理想人格榜样。孟子的人性理论和社会理想学说则是其道
德理想人格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归宿。在孟子看来,实际生活中由于各人的主观努力不同,所达到的道德理想人格
的品次也就不同;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所面对的问题不同,属于同一品次的道德理想人格的特点也不相同。
[关键词]孟子;道德理想人格;性善论;社会理想
[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15)05—0023—05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对儒家思想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他以继承、发挥孔子的思想为己任,既
为孔子提出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提供了“人性”的支撑,又将“仁”引入到政治领域,提出
了著名的“仁政”学说。同时,又树立了“圣人”、“君子”、“大丈夫”等不同品次的道德理想人格榜样,作为
人们追求的道德理想人格目标。这些道德理想人格榜样和他所提出的诸如“舍生取义”等道德信条,在我
们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今天,深入研究孟子所提
出的道德理想人格,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全民族道德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性善论:孟子道德理想和道德理想人格理论的逻辑起点
孟子曾明确表示:“乃所愿,则学孑L子也。”(《孟子-公孙丑上》)表明他是循着孔子的基本思路来构建自己
的思想体系。但相较于孔子,孟子的思想体系则更具逻辑性,因而也更系统、更具说服力。孑L子提出了
“仁”、“义”、“礼”、“知(智)”等,作为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基本范畴,但并没有说明提出这些道德范畴的
根据。孟子承继了这些基本道德范畴,并将这些基本道德范畴置于他的人性理论基础之上。
对于人性问题,孔子曾经论及。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虽然没有进一步展开论述,
但基调已经定下来了。那就是人的天然本性彼此是“相近”的,在实际生活中人的道德品格、知识能力之
所以存在着差距,是因为后天“习”即修养、实践的不同造成的。孟子就是根据这种基调,来论述人的本性。
孟子指出,当人们忽然看到有小孩快要掉到井里时,都会立即产生一种惊惧痛惜之心。这种惊惧痛
惜之心是十分真诚的,是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的。那么人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真诚的惊惧痛惜之心呢?
这是因为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这四种“心”就是人
与生俱来的天然本性,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物类的根本标志。因此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
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T-·公孙丑上》)人一旦丧失了这四种“心”,也就
丧失了人的天然本性,自然也就不再属于人类范畴了。
孟子认为,正是因为人天生具有这四种“心”,所以人也就具有了内在的道德自觉意识。人的道德品
质,就是建立在这四种“心”的基础之上,是由这四种“心”扩充、发展而来。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
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m-T-·公孙丑上》)这就是说,“恻隐”、“羞
[收稿日期]2015—02—11
1251
研究计划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刘晓靖(1980一),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装调技术》电子教案 模块五 整机调试与运行任务一 齿轮啮合齿侧间隙的检测与调整.doc VIP
- 青花瓷 完美演奏版 周杰伦 钢琴谱 数字 简谱.pdf VIP
- 第38届物理竞赛决赛实验考试答题纸 .pdf VIP
- 现代医药物流交易的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生物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养生馆卫生管理制度(3篇).docx
- 健康管理师课件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ppt VIP
- JBT 4333.4-2013 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 第4部分:隔膜滤板.pdf VIP
- 电信反诈骗演讲稿模板5篇.docx VIP
-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与应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