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引导初中生从古文中感受美
引导初中生从古文中感受美
翻开历史,大部分战争都为了统治别人,侵占别人的财富,精明的侵略者总是不忘文化的入侵,使之诚服,使之称臣。几千年的中国文化,铸就了中国魂,炎黄子孙情牵一线,永远连在一起。中国文化的精深博大,根是古文,几千年的积淀,美轮美奂!初中语文中古文占了一定的比例,编者就是要初中学生多学一点古文,感受古文之美,感受中华文化之美。事与愿违,现在的初中生,尤其是农村的初中生,平时的古文阅读量少,小学时也只读了零零碎碎的古文词句,上了初中后,只感到古文枯燥无味,缺乏乐趣,缺乏美感。引导初中生从古文中感受美,成了语文老师刻不容缓的话题。
一、引导初中生从古文中感受艺术美
古文能流传下来,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艺术感染力极强。虽然不像现代文一样明明白白地体现艺术美,但是细细品味,处处是艺术的闪光点。
较常出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有(一)互文。指上下文中相关词语互有省略,而意义上互为互补,从而使文辞简洁精炼。如王昌龄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等于说“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后重返故乡”。(二)类比。如《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通过类比, 体现陋室不陋,主人品德高尚 。(三)对比。如《伤仲永》中通过前后判若两人的对比,阐述天才与勤奋的重要。(四)描写。如《陌上桑》中大篇幅写罗敷,正面描写的有:“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侧面描写的有:“行者见罗敷 ……。少年见罗敷…… 耕着……锄者……,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通过正、侧面描写,一个美丽、勤劳的村姑形象跃然纸上。又如《口技》中得场面描写,生动、形象、细腻,颇具特色。先是全面描写,“会宾客大宴”,然后是典型的特镜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无敢哗着”,“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把表演者的技术描写得出神入化。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景物描写,短短几句话把动人的情景刻画入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渲染出萧瑟、荒凉、孤寂的意境,表达了游子思乡、漂泊的凄苦。(五)对偶。律诗中较常出现对偶,句式工整、字数相等、平仄对应,而且很多成了名句,堪称是古诗文中一绝。如王湾《次北固山下》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李白《渡荆门送别》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这些常见的古文艺术美,在教学中多一份引导,让学生感受其中之美,有香远益清的感觉,同时有助于学生破解写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二、引导初中生从古文中感受自然美
在古文中,描写祖国大好河山,壮丽雄浑的词句俯拾皆是。引导学生感受其中,如临其境,妙趣横生。如郦道元的《三峡》中写三峡“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把三峡描绘得惟妙惟肖,吸引着读者渴望前往一睹为快。陶渊明的《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出了悠然自在的田园风光,表达了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舒适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了雪后美景,特别一个“忽”字,显示出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表达出诗人赏雪的喜悦!
三、引导初中生从古文中感受人性美
人性本是美的。古人很看重人性的美,在词句中时有渗透。杜甫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志向远大,积极向上的情怀。曹操《观沧海》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气吞山河的壮志与自豪。这些诗句讲授时与社会上消极、厌世、狭隘的现象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目光朝向远方,志存高远。
《乐府诗集》《上邪》中写到: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之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写出了古人对爱的忠贞,与社会上朝秦暮楚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亦可借此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爱观。
引导初中生从古文中感受社会美
古文中有一类文辞是宣扬普遍性的社会美。这种美看似是个体的表现,其实是中华名族文化中大爱的综合显现,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国、为民族奉献青春,美垂千古。
杜甫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写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无私、忘我的美德。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美好的祝愿。王安石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