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砚说辨歙石说-宋-佚名.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歙砚说辨歙石说 宋 佚名 提要 歙砚说 辨歙石说   提要   《歙砚说》、《辨歙石说》原本不着撰人名氏,陈振孙《书录解题》载之亦云皆不着 姓名。左圭《百川学海》刻之唐积谱后,卷末有跋,称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弟左承议郎尚 书、礼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迈跋。中称:景伯兄治歙,既掲苏氏《文房谱》于四寳 堂,又别刻砚说三种云云。按景伯为洪迈兄洪适之字,则此二书似出于适,然与迈跋三种 之说不合。考适《盘洲集》,有苏易简《文房四谱》跋,称说歙砚者凡三家,品诸李者有 墨苑,以踵此编。然则此二种葢与唐积之谱共为三种,皆适所刻,以附于《文房谱》之后 者,实非适所自撰也。《砚说》兼纪采石之地、琢石之法及其品质之髙下,《歙石说》则 专论其纹理、星晕,凡二十七种,辨别颇为详细。如唐询《北海公砚録》见于《郡斋读书 志》者,今其本久已失传,惟此书引有两条,及无名氏《砚谱》引有一条,犹可以考见什 一云。   歙砚说   唐侍读砚谱云,二十年前,颇见人用龙尾石砚。求之江南故老,云昔李后主留意翰 墨,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砚。三者为天下冠,当时贵之。自李氏亡而石不出,亦 有传至今者。景佑中,校理钱仙芝守歙,始得李氏取石故处。其地本大溪也,常患水深, 工不可入。仙芝改其流,使由别道行,自是方能得之。其后县人病其须索,复溪流如初, 石乃中絶。后邑官复改溪流,遵钱公故道。而后所得尽佳石也,遂与端石并行。按图经龙 尾山,在婺源县长城里。唐开元中叶氏得其地,尝取石为砚,不见称于世,故无闻焉。苏 易简砚谱云,龙尾山石亚于端溪。今虽多故坑,无有石出。环县皆山也,而石虽出他山, 寔龙尾之肢脉俱得,谓之龙尾。   自州一百八十里至西坑口,入山谷林莽,盘屈鸟道又三十里;自县三十里过溪,大岭 重复九十里,并至罗纹山下。   自州一百九十里,自县八十里,并至济口入山,又七十里至济源。   龙尾山,亦名罗纹山,下名芙蓉溪,石坑最多,延蔓百余里,取之不絶。   眉子坑,在罗纹山之西,从溪下至坑十余丈,坑中无土,深丈余,阔二三尺许。   罗纹里山,在罗纹山后。   罗纹旧坑,地名寨头,即钱云所访南唐采石故坑也。   水舷坑,在眉子坑外,临溪,至冬水涸方能取之,入地丈余,石多金花。   水蕨坦坑,在罗纹山西北,其理若浪。   溪头坑,在金星坑之北五里。   叶九坑,在溪头之西百里,亦有眉子,其理麤慢,与溪头坑石相上下。   金星坑,在罗纹山西北,相去四十五丈。   驴坑,在县西北七十里,景佑中曹平为令,后王君玉为守,嘉佑中刁璆为尉,皆取 之,其石青中緑晕。   济源坑,在县之正北,三坑相连。   碧里坑,在济山上,色理青莹。相去半里,有水步石、大雨点石。十里外,有里山 石,青细有金纹花晕,其状竒怪不常。   洞灵岩,在县北一百二十里,三洞相连,石产于岩之左右无定所,色拟端溪,麤而 燥,复多瑕璺。   淛石,出衢州开化县界,斑若玳瑁然。   麻石,三尺中隠砚材,数寸而已,犹玉之在璞也。坑往往在溪涧中,至冬水涸,合三 二十人方可兴工。每打发一坑,不三数日必雨,雨即坑垄皆湮塞。较其工力,倍金银坑中 取矿者,此其所以贵也。往时必先祠以中牢,方免诸患。   大抵攻琢贵精,治之不尽工,虽有佳石,亦常砚而已。每得一石,以铁凿击之,候其 声清圆,乃可攻治。度其所宜,然后制样,须令人捧,不然内诸稻谷中,欲其不实也。苏 易简云:“砚有薄如纸者。”葢以薄为利用云。   龙尾石,多产于水中,故极温润;性本坚密,扣之其声清越,婉若玉振,与他石不 同;色多苍黑,亦有青碧者。采人日增,石亦渐少,有得之岩崖中者,色白而燥,殊不入 用。   眉子,色青或紫,短者、簇者如卧蚕,而犀纹立理;长者、阔者如虎纹,而松纹从 理,其曰“鴈湖攅”,与对眉子,最为精絶。凡九品:   鴈湖眉子;对眉子;金星眉子;菉豆眉子;锦蹙眉子;短眉子;长眉子;簇眉子;阔 眉子。   大抵石顽则光滑,而磨墨不快;石麤则黏墨,而渗渍难涤。唯麤罗纹理不疎,细罗纹 石不嫰者为佳。几十二品:   细罗纹;麤罗纹;暗细罗纹;松纹罗纹;角浪罗纹;金星罗纹;刷丝罗纹;倒地罗 纹;石心罗纹;卵石罗纹;泥浆罗纹;算子罗纹。   麤罗纹者,细者易为磨墨;细罗纹稍坚者,最能发墨。或者以易磨墨为发墨,非也。 唯蔡君谟论得其要:墨在砚中,随笔旋转,涤之泮然尽去,此乃石性坚润,能发起不滞于 砚耳。若刷丝、松纹、角浪,皆以其理疎,易于磨墨;至于金星之类,乃其余事,自有优 劣;独泥浆一品,较之诸石纹理细密,富于温润,但多不甚坚实;筭子罗纹,纹若瓜子罗 纹,然此最佳者也,出水波坑中,幸而得之不可期。或取罗纹侧为之,甚能乱真。   驴坑石,色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