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探究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探究进展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探究进展摘要:菊花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舒血管、降血脂、抗肿瘤、驱铅等多种药理作用。现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菊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S6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06)02-0060-04 Research Advance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ZHANG Qing-hua1, ZHANG Ling2 (1.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12, China; 2.Institute of Biopharmaceuticals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250018, China) Abstract: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is an important medicinal pla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gress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which possesses effects of antibacterial, anti-inflammatory; anti-oxidative, vasodilatation, antitumor, lowing blood fat and excreting lea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type plant. Key words: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在中医临床上为常用中草药,我国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杭菊、亳菊、贡菊、滁菊、祁菊、怀菊、济菊、黄菊八大主流品种,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本草备要》记载:“菊花味兼甘苦,性禀平和,备受四气,饱经霜露,得金水之精,益肺肾二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治诸风头眩,明目祛风,搜肝气,益血润容”。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舒血管、降血脂、抗肿瘤、驱铅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国内外对菊花的分类、化学成分、药理临床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现就国内外菊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化学成分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菊花的挥发油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绿原酸等方面。 1.1挥发油 菊花挥发油中的成分主要为龙脑、樟脑、菊油环酮。由于长期的栽培,药用菊花的八大主流品种除形态发生变异外,其挥发油成分和含量也有显著差异。王莹等[1] 用GC-MS分析不同炮制品怀小白菊的挥发油成分,检出89~90个色谱峰,鉴定了75种化合物的结构,占挥发油总量的90.56% ~93.00%。小白菊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包括单萜和倍半萜,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77.12%(风干品)和81.79%(蒸制品)。其中石竹烯、氧化石竹烯、α-杜松醇、杜松脑含量最多,分别为23.98%(风干品)和30.33%(蒸制品)。秦民坚等[2]分析了黄山贡菊的挥发油成分,发现贡菊的挥发油成分主要为萜类和倍半萜的含氧衍生物及烷烃类,其中以2,6,6-三甲基-双环(3.1.1)-庚-2-烯-4-醇-乙酯(39.64%)、1-(1,5-二甲基-4-己烯基)-4-甲基-2-庚烯-苯(5.24%)、正十六烷酸(4.77%)、顺式-澳白檀醇(4.73%)、1,7,7-三甲基-双环 (2.2.1)-庚烷-2-乙酸酯(3.95%)、(一)斯巴醇(3.38%)、2,4,6-三甲基-1-乙酰基-3-环己烷(3.22%)、氧化石竹烯(2.88%)、l,2,3,4,5,6,7,8-八氢-1,4-二甲基-7-(1-甲乙烯基)-奥(80%)、3-(1,5-二甲基-4-己烯基)-6-亚甲基-环己烯(2.50%)、十氢-1,4-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