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降糖汤合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docVIP

葛根降糖汤合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葛根降糖汤合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葛根降糖汤合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关键词】 葛根降糖汤;针刺;糖尿病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52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653-02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使体内糖、脂等多种物质代谢紊乱,进而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中医学将其归属于“消渴”病范畴。我们于2005年1月-2011年1月,用中药葛根降糖汤结合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280例,并与口服西药迪沙片60例对照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依据1999年10月我国糖尿病学会采纳的新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FPG)≥7.0mmol/L,餐后2h血糖(P2hBG)≥11.1mmol/L。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糖尿病的有关诊断标准;②年龄大于20岁,小于65岁,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保证配合治疗,完成全部疗程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①非2型糖尿病的患者;②患者在治疗前通过饮食控制、增加活动量等后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③年龄在20岁以下或65岁以上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不配合治疗患者(指不能配合饮食控制或不按规定治疗而影响疗效者);⑤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他严重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⑥近1个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感染者;⑦对磺脲类药物原发性和继发性失效者。 1.4 一般资料 280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40例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25-65岁,平均为53.5岁;病程1-14年,平均为4.6年。对照组140例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24-65岁,平均为53岁;病程1-15年,平均为4.8年。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2.1.1 中药内服葛根降糖汤葛根30g,翻白草12g,仙鹤草15g,党参20g,黄芪30g,九龙胆15g,云苓30g,苍术12g,丹参30g,山药9g,五味子10g,生地20g,知母10g,山茱萸10g。随症加减:若气阴两伤较重者,加太子参15g、乌梅9g;瘀阻较重者,加赤芍12g、枳壳10g、泽泻12g,挟有食滞者,加鸡内金12g、建曲10g。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3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评定疗效。 2.1.2 针刺治疗 取穴:①胃脘下俞、脾俞、肾俞;②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方法:取①组穴位时,患者俯卧。用30号1.5寸毫针,局部常规消毒后,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0.8-1.0寸,患者有酸胀感时行捻转补法,留针30min。取②组穴位时,患者仰卧。局部常规消毒后,足三里、三阴交用30号1.5寸毫针直刺1.0寸,太溪用30号1寸毫针直刺0.5寸,针刺得气后,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上述穴位均用双侧,每日取1组穴,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3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评定疗效。 2.2 对照组 治疗方法:迪沙片2.5-5mg/次,每日3次。患者每周复查1次空腹血糖,无特殊反应不增加或减少其用量。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3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评定疗效。3 指标检测方法 血糖检测方法,每次于清晨空腹和餐后2h抽取患者肘静脉血2ml,用德国eppendorf公司生产的ECOM-F6124型自动生化分析仪,用葡萄糖氧化酶法(GOD)进行测定。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我院检验科检测方法拟定。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每周复查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取均值。每疗程后查糖化血红蛋白取均值,治疗前后判断疗效。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2h血糖8.3mmol/L。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未达上述标准。5 结 果 5.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观察组 90(64.3) 47(33.6) 3(2.1) 对照组 65(46.4) 55(39.3) 20(14.3) 由表1可见,观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5.2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χ±s)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观察组 治疗前 (15.6±2.4) (18.8±3.5) 治疗后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