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有资产隐性流失博弈研究
国有资产隐性流失博弈研究对于因国有企业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原因导致的国有资产的显性流失,政府可以通过统计方法记录和控制,但对于在国企改革中由于人为操纵导致的“国有资产隐性流失”,政府监管难度就要大了许多。一方面,政府进行监管的技术难度大,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对国企的隐性资产流失难以发觉,难控制,而且防不胜防。在我国,政府监管和管理国有资产的行政机构是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近年关于国有资产流失有很多的争论,讨论的对象直指国企负责人,将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归于国企负责人。实际上,在国有资产监管的过程中,国企负责人和国资委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国有资产监管的两方参与者,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与企业负责人之间自然就构成了一种博弈关系。因而可以从博弈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从博弈分析的结果中得到一些政策建议。
一、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博弈分析
本文从政府监管机构的角度出发,根据博弈论原理对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控制进行分析。下面给出模型中的符号:
a:国有资产隐性流失操纵人(个人或小集体)获得的收益; b:单个操纵行为导致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损失;c:政府对单个特定企业实施重点检查国有资产状况的成本,如在隐性资产流失监管中投入的人力,财力等;am:操纵人操纵行为的平均获益;bm:操纵行为导致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平均损失;cm:政府实施重点检查国有资产流失状况的平均成本;F:政府对查出的国有资产隐性流失责任人进行的惩罚,包括货币部分Fc(即没收非法所得并处罚金)和非货币部分Fu,如降职、追究刑事责任等;s:政府监管部门对国有企业隐性流失进行重点检查的概率;r:操纵人实施危害国有资产行为的概率。对于单个操纵人来讲这是一个零一变量,进行操纵为1,反之为0。对于总体来讲,其存在一个(0,1)之间的值,表示操纵人占管理层的比例。
1.博弈模型的相关假设
假设一:参与人是理性人。即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参与人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假设二:操纵人对非货币惩罚有自己的货币化的估计,并按照这个估计决定自己的行为。假设三:参与者了解的成本与收益的信息是完全的,并且成本和收益是可量化的。假设四:政府的监管机构具有较好的内部协调性,即不考虑监管机构的内部失效问题。假设五:政府一旦查处操纵人后,操纵人即获得一个收益(损失):a-F;与此同时,政府会得到一个收益(损失):Fc-c-b。非货币惩罚政府负担的成本近似为零。假设六:政府实施重点检查时,被检查对象的操纵行为必定会被发现,此时政府将有较小的负收益,同时操纵人面临较大的负收益。
2.隐性国有资产的流失的博弈模型
模型一∶不完全信息下的管理者的行为。单个管理者的博弈对象是政府,当他行动时,他会考虑到政府的监管力度。对于管理者来讲当期的监管力度是未知的,他只能根据过去的信息得到预期的监管力度。在这个预期下根据假设,单个管理者是依照自身期望收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决定是否进行操纵。
政府监管博弈中的参与者分别是政府和国企管理人。当政府监管部门查处操纵人,政府获得的收益为Fc-c-b,操纵人获得的收益为a-F;当操纵人规避了监管,则政府获得的收益为 -b,操纵人获得的收益为a;若操纵人不实施操纵,操纵人的收益为零,但政府依然要付出监管成本使其收益为-c。
在参与者是理性人的假定下,单个管理者根据自身的收益状况和政府当前的检查力度来被动地决定是否操纵。单个管理者的行为对操纵人的比重几乎没有影响,也就是说操纵人的比重决定于政府的检查力度。
模型二∶不完全信息下政府的策略。当政府行动时,政府对于当期管理者的操纵信息未知,其博弈对方是全体管理者。政府在不完全信息下,采取的策略是根据历史数据对当期的操纵比例进行估计,然后根据估计值来安排其策略。则政府检查力度的均衡点是其期望收益的极大值点:即改变检查力度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
在均衡解下,政府实现了期望收益的最大化。当处于非均衡状态时,以操纵人比重过高,政府监管不足为例:操纵人比重过高,在第一轮博弈中政府会将监管力度提高到与当前操纵比重相适应的水平,使自身的期望收益最大,导致某些操纵人的期望收益降为负值,从而操纵比重下降。同时政府监管又出现了过度现象,其期望收益偏离最大化。第二轮,政府会根据操纵比重降低监管力度,使得自身期望收益再次达到最大。政府监管力度的降低会导致操纵行为一定程度的增多,使得政府检查力度不足,偏离了最大化期望收益。第三轮:和第一轮相似,政府会提高检查力度。作用和第一轮相同。第四轮与第二轮相似。
3.博弈分析的结论
对于隐性国有资产流失的监管,在政府各层监管协调一致的情况下,政府完全处于主动状态。政府可调节监管力度,使均衡稳定在政府的最大期望收益下(最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周俊训练成绩超奥运冠军.doc
- 周剂量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doc
- 周喜花 用母爱唤醒沉睡声音.doc
- 周围型小肺癌CT诊断价值.doc
- 周围神经阻滞小斜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体会.doc
- 周剑生-全球纪录世遗第一人.doc
- 周城雄稀土强国控制资源更要掌握技术.doc
- 周小燕 我一生梦想及遗憾.doc
- 员工股票期权确认――负债及权益之争.doc
- 周小燕-终身教授干终身.doc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