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周围型小肺癌CT诊断价值.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围型小肺癌CT诊断价值

周围型小肺癌CT诊断价值【摘要】 目的:探讨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治疗的7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CT进行辅助诊断。结果:所有患者经CT检查,结果显示11例(15.7%)为血管纠集征,13例(18.6%)为小空泡征,15例(21.4%)为毛刺征,13例(18.6%)为分叶征,12例(17.1%)为小结节征,6例(8.6%)为胸膜凹陷征。结论: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应用CT检查可早期发现疾病,但其也有一定的误诊率,应对其进行细致地分析,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周围型小肺癌; CT; 诊断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4.053 我国癌症发病率排名第一的为肺癌,此疾病的死亡率也很高,故现今多提倡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也是预防此疾病的关键。周围型小肺癌的病灶直径≤2 cm,其病灶一般在三级支气管下,此疾病多以鳞癌、腺癌为主。此疾病早期患者无自觉症状,疾病进一步发展才会有癌肿的临床表现,故对此疾病进行早期诊断、针对性治疗才可预防、控制其进一步发展[1]。CT检查常用辅助诊断方法,但也有一定的误诊率,故需要细致地分析。笔者对本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治疗的7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找出其CT影像学特征,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临床诊断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治疗的7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其中男45例,女25例,男女比为1.8:1,患者年龄为31~71岁,平均(52.5±5.4)岁。其中51例(72.9%)有吸烟史。患者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多为进行体检时X线检查有异样表现,故进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多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对患者的病灶处进行增强扫描,并进行CT影像学分析,诊断为周围型小肺癌。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并进行术中病理检查,通过病理检查证实CT诊断。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CT检查,结果显示11例(15.7%)为血管纠集征,13例(18.6%)为小空泡征,15例(21.4%)为毛刺征,13例(18.6%)为分叶征,12例(17.1%)为小结节征,6例(8.6%)为胸膜凹陷征。病灶直径均2 cm,为0.5~1.7 cm,平均(1.2±0.4)cm。其中18例病灶发生在左肺下叶,16例为左肺上叶,19例为右肺下叶,17例为右肺上叶。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5例(7.1%)为小细胞癌,29例(41.4%)为鳞癌,36例(51.4%)为腺癌。 3 讨论 现今我国肺癌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周围型小肺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尤其是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法现今还未见突破,但治疗越早其疗效就越好,故对此疾病应注重早期发现并给予及时的治疗[2]。这也是预防的关键。 周围型小肺癌的肺部病灶直径均≤2 cm,且多发生在三级支气管下,本研究中18例病灶发生在左肺下叶,16例在左肺上叶,19例在右肺下叶,17例在右肺上叶,且病理多以鳞癌、腺癌为主,本研究中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5例(7.1%)为小细胞癌,29例(41.4%)为鳞癌,36例(51.4%)为腺癌。此疾病患者多无临床表现,疾病进一步发展,病灶发展后患者才可出现临床症状。本研究中患者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多为进行体检时X线检查有异样表现,故进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 此疾病的辅助检查多应用CT检查,是有效的方法,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误诊率,易于误诊为肺结核、结节性肺炎等疾病,故需要细致地分析其CT影像。此疾病的CT检查多表现为患者的肺叶中有孤立性结节的表现。患者的纵隔、肺门等处能够看到淋巴结肿大的表现,其表现有小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小结节征、胸膜凹陷征等[3-5]。分析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其纵径小于等于横径,而炎性疾病则正好相反,另外炎性疾病的病灶表现多样化,其病灶的中心和边缘的层面大小并不成比例[6]。上述表现都可以明显地对周围型小肺癌进行鉴别诊断,对患者的CT影像进行细致地分析比对,可以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综上所述,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应用CT检查可早期发现疾病,但也有一定的误诊率,应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吕英刚,闫巧焕,暴军辉,等.多层螺旋CT重建术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09,31(2):78-79. [2] 刘建军,占波,江文婷.增强CT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5):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