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杂交黑莓品种无刺红.PDF
维普资讯
落 叶果 树 DECIDUOUS FRUITS 2007 (4)
杂交黑莓品种无刺红
闾连飞,吴文龙 ,李维林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南京210014
摘 要:无刺红 (ThomlessRed)是从美国引进的黑莓品种中筛选出的特早熟品种,具有浓郁的树莓香味,
籽少而小,植株中等大小,在南京地区的适应性较当前主栽品种赫 尔(Hul1)略差 ,适宜在我 国中南部地 区种
植。
关键词:黑莓;品种;无刺红。
中图分类号: $6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910(2007)04—0023—02
无刺红 (ThomlessRed)浆果紫红色,硬而 形,长6.1_-4-1.50cm,宽6.0±1.66cm;萌枝上
有光泽,具有优 良的风味,适应性强,在不利的 的叶片通常为五出复叶。叶色浅绿色,叶背有
气候条件下也能存活。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 白色茸毛。花较 小,白色,花冠为 3.07±
研究所于2001年从美国农业部柯互利斯种质 0.21cm,蔷薇型,基部连接。两性花,自交结
保存中心引入南京。经过数年试种和 田间比较 实,雌蕊离生,子房上位 ;雄蕊多数,离生,花托
试验,该品种表现持早熟,且综合性状优良,多 呈圆柱状,果实脱落后与花柄脱离,花托成为果
个性状与当前主栽的赫尔 (Hul1)品种互补,具 实的中心部分。在一个花序 内,顶端花先开,然
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现 已定名为 “宁植 3号”, 后由基部向顶端依次开放,花期25~30天。
于2006年 12月通过江苏省农林厅组织的专家 每株有果穗 124.50_--4-34.65个,每穗有果
鉴定 。 5.33±1.68个 ,果实中大,平‘均果重 4.26±
1 植株与果实性状 0.80g,最大果可达8g。一般株产2.5~3.0kg,
无刺灌木,直立性差,近蔓生,须搭架栽培。 每公顷产 10~12t。果穗长25.54_-4-5.67cm,宽
植株的地上部分为两年生,地下部多年生。无 12.33_-4-2.50cm,穗柄长 12.25_--4-3.35cm。成熟
主根,根系主要分布在 10~25cm土层中,在植 果深红色,果实与花托不分离,长圆形聚合果,
株周围30~50cm 内根系密度最大。株型较 平均果长 2.50_-4-0.22cm,果径 1.79_--4-0.14cm,
小,每株 占地 1.8~2.3m。,一般每株萌枝 果形指数(果长/果径)1.40_--4-0.12。聚合果有
3.22±0.83个,粗度0.94_-4-0.15cm,侧枝 11.00 种子 77.95±6.93粒 ,种子较小 ,长 3.02--_4-
±5.08个,粗度 0.46±0.10cm,长 2.10_-4- 0.16mm,宽 1.48 ±0.14mm,厚 0.87 --_4-
0.84m,最长可达4m以上。叶互生,2年生结 0.10mm,千粒重2.17g。
果枝上叶片为三出复叶,长 11.38_-4-1.07cm,宽 成熟果实酸甜适 口,香气浓郁,鲜食加工皆
11.08±1.03cm,叶柄长4.04±0.87cm,单叶 日 宜。完全成熟果采收后须立即食用或加工,八
收稿 日期:2007—03—28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闾连飞(1974一),男,江苏泰兴人,实验师,主要从事黑莓等小浆果栽培利用研究。
2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分析及护理.PDF
- 改良头位分娩评分法识别头位难产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PDF
- 改进的移动IPv6与MPLS融合切换方案.PDF
- 改进高校理论课教学的几点启示.PDF
- 改革和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思考.PDF
- 政府的责任及其实现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探讨.PDF
- 故唐木国彦教授业绩目録.PDF
- 教师专业发展评监实务困境与建议.PDF
- 教师在职进修与教师专业发展.PDF
- 教师教学部落格的角色定位之探讨及其在教学上的意涵.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