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怀求真、笃实大师风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怀求真、笃实大师风范

追怀求真、笃实大师风范编者按: 本文作者数年前的一次“捡漏”,有幸收藏了徐邦达先生的一帧墨笔山水册页,成就了与徐邦达先生的一次通信。徐老的身传言教,求真、笃实的大师风范至今使人难以忘怀,成为作者后来学习的一个警策。今惊悉我国著名古书画鉴定大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画家、诗人徐邦达先生因病于2012年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尤感这段往事成为作者一生难忘的珍贵回忆,特刊登出来与读者共同缅怀徐邦达先生。 壬辰(2012年)立春以来,江南阴雨连绵,让人心情颇感郁闷。无意间从网络上惊悉我国古书画鉴定巨擘、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徐邦达先生因病于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闻此噩耗,使我的心情尤感沉重。徐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界权威之一,他的离去可以说是当前我国古代书画鉴定界权威的终结。 我作为一位普通的书画爱好者,喜好书画近四十年,但真正引领我步入书画鉴别法门、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能将“目鉴”与“考订”相结合的,便是拜读了由文物出版社于1981年5月出版的徐邦达先生的大著《古书画鉴定概论》(图1,书影)。我既得益于徐先生的大著宏论已整整三十年,对徐先生的钦挹之心也自然是日久弥深了。我与徐先生生前虽然未能圆梦于识荆,但十多年前有幸与他有过一次通信。当时拜读他的手教,如亲闻謦?,并感受到他求真、笃实的大师风范。他的高义教泽,使我至今难忘。 说起我有幸与徐邦达先生的一次通信,还得从我有幸收得的一帧名款署“心远居士徐旁”的墨笔山水画小品册页(图2)说起。 戊辰(1988年)春,我在一字画商贩处见到旧(民国)画册页(尚未装裱的纸片)一叠五张,所作均为山水画,五位作者的“名头”确实非“小”即“冷”。但从画上题款中的年款来看都是“丙子(1936年)春”,加上尺寸悉同(均为纵26.5厘米,横33厘米)等情形来推度,这五张作品应该是同一部册页中的散页。由此推想或许其中原有一些“大名头”的作品已被商贩挑拣出,以善价而沽。因此,我便先就所见的五张作品询价,答称:“每张五角(吴语,即人民币50元),如一起拿去两块(吴语,即人民币200元)。”我闻后便按索价付钱,把这五张作品先买下。接着便试探性地问是否还有像刚才同样尺寸的山水画。答称:“还有一张,但价钿(吴语方言,等同价钱)跟刚才不一样。”说着就取出给我看。果然,所见是一张款题“仿白石翁(沈周),丙子春日,少云樊浩霖”雨景山水图(图3)。但索价两块(即200元),而且还称:“少一分不卖。”我为了使所获能凑成六张即半部册页,也就依价买下了。当时我不免为之窃喜,因为尽管该商贩深谙“生意经”,把自知樊浩霖(字少云,上海崇明人。曾长期在苏州授艺鬻画,声名藉甚。建国后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这位“大名头”的作品拣出后待价而沽。但由于他对于书画家的姓名、字号、别署等知识掌握无多等原因,才把其中款题“心远居士徐旁”的一件山水画,当作“小名头”之作,就此便把这件其实是出自当代著名书画家、古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先生手笔的墨笔山水册页“漏”入了我的藏箧。因此,我后来在撰述有关谈书画鉴藏方面的文章中曾经写道:“了解和掌握书画家的姓名、字号、别署、生卒年等知识,可以说是走进书画鉴藏天地的第一步。”【注】就把此事作为一个例证。 由于上述的“捡漏”,才使我有幸收得一帧徐邦达先生的墨笔山水册页。这件册页的画笔秀润温雅,有董其昌、王时敏遗韵风神。画系写宋代词人贺方回(铸)《青玉案“写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意。丙子(1936年)三月,心远居士徐旁”。赏读词意,充溢着一怀愁绪,而画境中遥岑虚廓、柳林浅水,或清秀明润,或烟云氤氲,一派江南暮春夏初之景象。词意画境,堪称相得益彰。我在品赏这件佳作之余,以《独具只眼的徐邦达》为题撰写了一篇读画随笔(刊载于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年第2期《书与画》),文章在赏析词意画境的同时,还有对画家在艺事中能自出手眼,师承上转益多师,是为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一大要素的一些观感。拙撰刊出后,我为了向徐邦达先生求教,就写信并把拙文等一起邮寄给他,希望能得到他的指教。 不久,我就收到了徐邦达先生的回信,书谓: 绵绵同志: 赐书并大文又一画照(片)均收悉。 尊著过誉,甚为忝然。(文)中云:下走“兼擅治印”,实非属实。赵师处当时求学,只在鉴古一方,而未获得些些薪传也。 “南沙六宾”,确是达五十年前申江稔交。其人孙姓,典当业,与江寒汀画师为同乡友,业余亦喜弄翰墨,山水是其所长。自建国以来,即杳无消息,或已不在人世矣。并此奉报。 顺候!大安! 徐邦达手复(1994)6.25(图4) 拜读徐老的赐复,信中所述“又一画照(片)”,这便是我所要向他请教的有关一帧款题“蒲滩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