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传入日本与日本文字之起源与形成.doc

汉字传入日本与日本文字之起源与形成.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字传入日本与日本文字之起源与形成

汉字传入日本与日本文字之起源与形成 陆晓光 提 要:古代日本文字大体经历了吸收汉字、使用汉文、以汉字标写日语特殊词汇、以日语语序书写汉文、万叶假名、平片假名、和汉混合语体等诸阶段。本文追溯梳理汉字传入日本和日本文字之起源及形成的过程,认为日本从最初没有文字到自己创造出独有的假名文字与“和汉混合”的文字体系,这个过程同时是全面引进汉字、学习使用汉字、并根据日本原有语言对它消化和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从语言层面显示出日本民族自古就有乐于和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卓越才能和传统,另一方面,它也印证了古代中国文化的价值魅力在异域语言文字中的影响和积淀。 关键词:汉字 日本文字 和汉混合体 起源 形成 如果说一个民族的文明史是从使用文字进行社会交往和文化承传开始的话,那么可以认为,日本文明的历史从它起始之初便与中国文明结下了不解之缘。 日本民族与世界上其它民族一样,很早就有自己的口头语言(日语中谓之“大和言葉”(やまとことば)。但是就日本的文字而言,它却是在中国的汉字传入日本以后才逐渐产生形成。如同思想的表达离不开语言一样。一个民族的文化之形成和承传离不开文字,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影响力也首先表现于它的文字。因此,从对中国文化作自我认识的立场而言,日本文字赖汉字而得以产生形成的历史至少是古代中国文化之国际影响力的一种对象化呈示;从考察中日文化之关系的立场言,则这一文字层面的影响过程理应是需要了解把握的基本方面。在日本学术界,有关这一历史过程的论著并不少见(本文大部分资料即来源于此),然而在中国方面,无论是在汉语学界还是在中日比较文化等领域,以笔者管见所及,相关的论著却属不多。笔者缘此而有兴趣对该过程略作扒梳整理,本文为此概说。 一 关于汉字传入日本 关于汉字何时并以何种方式传入日本的问题,通常的说法是:日本最初的汉字是从秦汉以来自中国大陆经北方的朝鲜半岛而进入日本。[1]这一说法因其简要而未免疏漏。下面我根据相关资料,以时间先后为序列叙早期汉字传入日本的若干事项。 日本考古学界于一九五八年在日本九州南部的种子岛发现的一批陪葬物,其中有一片上面写有“汉隶”二汉字的“贝札”(贝制片状物,陪葬或祈祝时用)。这批陪葬物被推定为约公元前三世纪的入土。由此而论,则汉字早在中国的战国后期便已经进入日本。[2] 汉语中“秦代”的“秦”字,在日语中训读为“hata”(即日语平假名“はた”之音)。这个发音在日语中的原意是指织布人。中国秦代时已经有养蚕织绢之事,据此可以推测,其时中国大陆已经有人进入日本,并且他们很可能大都以养蚕织绢谋生。由于他们来自中国秦朝,因而以“秦”为姓氏;又由于从事织绢之事在日语当时口语中被称为“hata”,所以“泰”字遂有“はた”的训读。据此还可推测,当初这些秦朝时代的中国人进入日本时带去其他汉字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据说,日语中的一些读音为“hata”的姓氏或地名,诸如羽田、幡多、波多、波田、八田等,其原初都是从秦氏子孙繁衍而来或与之有关。 汉字最初频繁进入日本并得以较为普遍流传的时期大约始于东汉。根据有关资料,在日本的长崎、对马、佐贺、福冈、熊本、宫崎、广岛、京都、大阪等地的出土文物中,都发现过刻有“货泉”或“货布”之类汉字的中国古代货币。这些货币据考是东汉王莽(公元前四五~公元二三)执政时期铸造发行[3](参见本文未所附图一)。这种刻有“货泉”或“货布”的中国古代货币在日本各地被出土发现的事实表明,其时在日本各地都可能曾有来自中国大陆的人,至少有过与大陆的交往。在这个过程中,传入日本的汉字当也不至于仅仅限于这些货币中的汉字。 此外,与此相关而最为著名的文物是一七八四年在日本九州福冈县志贺岛出土的一枚金质印玺。这枚金印2.3厘米见方,其上刻有“汉倭奴国王”五个汉字(参见文末印图二)。关于这枚金玺,《后汉书》“东夷传”中有如下记载: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五七),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这段文字中提及光武帝赐予当时的倭奴国使臣以“印”,且其中所说奉贡朝贺者来自“倭国极南界”,其方位正与福冈县地处日本南部的地理位置相合。因而日本学术界一般认为该出土之金印正是汉光武帝所授赐。汉光武帝的“建武中元二年”为公元五七年,则该金印并上刻之汉字当是在此年传入日本。 被认为是日本最早官修史书的《日本书纪》(成书于七二O年)记载了日本应神天皇(二七O~三一O)十六年(二八五年)时,由中国大陆一位叫王仁的博士从百济(朝鲜古国之一)进入日本并传入汉籍之事[4]: (应神天皇)十五年秋八月壬戌朔丁卯,百济王遣阿直岐(人名),贡良马二匹。阿直岐亦能读经典。即太子菟道稚郎子师焉。于是,天皇问阿直岐曰:“如胜汝博士亦有耶?”对曰:“有王仁者,是秀也。乃征王仁也。” 十六年春二月,王仁来之。则太子菟道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