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导学案(无答案)-语文版
诗词五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有关的文学常识。
2.了解本诗的内容,背诵、默写诗歌。
3.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本诗的内容,感受本诗语境。
2.背诵、默写这首诗。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走近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他七岁会做诗,十四五岁时称誉时辈,20岁开始历时十年以上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赵、齐。35岁到长安应试,落第后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携家逃难。后友人严武镇蜀,保荐他当了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人称他为“杜工部”。后因成都战乱,又迁到夔州,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的一条破船上。
杜甫诗现存1400多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成为唐代社会的形象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其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2.本诗的写作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漂泊西南时居住在成都浣花溪畔时的作品。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的杜甫在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搭了几间茅屋遮身度日,然而茅屋难抵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屋漏难以入眠,作者感慨万千,作此诗篇。
二、阅读感知,整体把握
1.字词积累
怒号( ) 三重茅( ) 挂罥( ) 塘坳( )
布衾( ) 大庇( ) 突兀( )
2.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说说这首诗记叙了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自由朗读诗歌,找出你最喜欢、最令你感动的诗句,并在小组内交流。
4.这是一首较长的叙事诗,共四段,前面叙事,后面抒情,中间细小议论。全诗围绕“茅屋为秋风所破”这一线索展开,请说说每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知识小结】
【基础训练】
1.本诗运用了描写、叙事、抒情的手法,试各找出一个例句加以分析。
2.诗中“归来倚杖自叹息”,你认为诗人在叹息什么?
【拓展训练】
写出本诗主旨,作简单赏析。
【总结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领会作者的情感。
2.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意象。
【学习重点难点】
1.领会作者思想情感。
2.背诵、默写本诗。
【导学指导】
1.朗读全诗,注意正确的节奏及停顿。
2.小组讨论:研读诗歌第1段。茅屋既被秋风所破,可见风之大,受害之重,请找一找从哪些词或句子中能体会到。
3.细看诗中插图,想象诗人当时是怎样的神情?
4.精读诗歌第2段,此时诗人已是万般愁苦与无奈,可更让诗人无可奈何的是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
5.当时诗人的生活是穷困的,第3段中哪些诗句是他穷困生活的写照?这种境况下,诗人心情如何?
6.有感情地朗读第4段,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与同桌相互交流,相互补充。
【知识小结】
【基础训练】
完成课本P196第一题中的1小题。
【拓展训练】
文中有“自经丧乱少睡眠”,这里的“丧乱”是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总结反思】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诗词内容,背诵、默写诗词。
2.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品味形象、生动、凝练、含蓄的语言。
3.体会诗中意境。
【学习重点难点】
1.领会作者情感。
2.把握诗歌意象,了解诗中意境。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走近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今湖北襄樊人。他是初、盛唐过渡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对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存的260多首,多为五言诗,偏重于描写自然景色,形象清新、生动、自然,引人入胜。其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2.走近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身于一个既有文化传统又有爱国思想的士大夫家庭。幼年时就遭金兵南侵,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一生都处在国家动乱、民族危亡的关头。这种生活境遇对他的思想和事业都有极大影响。
二、阅读感知,整体把握
1.字词积累
鸡黍( ) 重阳( ) 开轩( )
场圃( ) 鸡豚( ) 叩门( )
2.听录音或范读,说说这两首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节奏,找出两首诗的韵脚。
4.学习《过故人庄》
(1)请说说诗题中的“过”和“故人”如何理解?
(2)首联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3)本诗流露出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是什么让诗人如此喜爱田园生活?
5.学习《游山西村》
(1)分小组讨论,你最喜欢山西村的什么?
(2)诗人留恋这次闲游吗?请你赏析一下尾联。
(3)在这首诗中,有两句被称为佳句,你知道是哪两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测试题(无答案)-商务星球版.doc
-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九课-《寻求法律保护》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第二站寻求法律保护课件-北师大版.ppt
-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第二站寻求法律保护教案-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数学下册-1.1--不等关系同步练习集-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商务星球版.doc
- 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测试题-商务星球版.doc
- 八年级数学下册-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同步练习集-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数学下册-1.3--不等式的解集同步练习集-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课时训练-苏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老山界课时训练-苏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导学案(无答案)-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老山界》同步练习-苏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课堂实录(片段)-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三步学练-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课堂实录1-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草课时训练-苏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走进纽约导学案(无答案)-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堂实录-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