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doc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doi: 10.6043/j.issn.0438-0479.201606033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个选育群体生长、消化免疫酶活性抗性能黄永春1,2,郑伟刚1,陈辉辉1,黎中宝1,2,李文静1,张 哲3,杨章武3,游伟伟4 (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 361021;福建水产研究所,福建 厦门;4.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2) 摘要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选育群体的生长、消化、免疫酶活性和抗WSSV)性能将个选育群体对虾和在室外相同的养殖环境和管理条件下饲养102 d。结果表明B群体在<0 d)阶段表现出较强的优势,>0 d)表现为B群体>A群体>且差异显著(p<0.05)A、B选育群体对虾的收获规格分别比提高29.12%和46.81%(p<0.05),特定生长率提高6.80%和9.71%(p<0.05),%和%(<0.05)存活率提高33.96%和20.25%(<0.05)除脂肪酶外,A、B选育群体对虾肝胰腺淀粉酶、蛋白酶分别比提高12.64%和29.49%,13.47%和24.41%,且各组差异显著(<0.05)除谷胱甘肽转移酶(GSH-S)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与无显著差异外,A、B选育群体对虾其他免疫酶活性均显著优于经感染WSSV后,A、B选育群体50%死亡的时间比延后28.77 h和31.64 h138.56 h后全部死亡,而A、B两选育群体仍存活%和%;另外,抗病指数显示A群体﹥B群体﹥p<0.05。经连续多代的定向选育,A、B两选育群体对虾在生长速度和抗病性能明显优于未选育虾,其中A选育群体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能,B选育群体的生长性状较佳为速长、抗病的新品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免疫因子;抗WSSV性能S917.4 文献标志码:A 凡纳滨对虾是当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品种之一我国对虾养殖的绝对优势品种,占我国对虾养殖总产量的80%以上[12]。由于种质退化,严重地制约着对虾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凡纳滨对虾进行遗传改良,培育高品质、抗病和适应能力超强的凡纳滨对虾新品种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选择育种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遗传育种方法,国内相继开展了凡纳滨对虾良种选育工作已经培育出中科1号、桂海1号、壬海1号、中兴1号、科海1号等凡纳滨对虾新品种,但仍不能满足凡纳滨对虾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凡纳滨对虾商品苗多为引进种类的一代、二代苗种或代自繁苗种,苗种的累代养殖所造成的近交衰退现象十分严重,养殖的成虾出现个体小型化、生长速度缓慢、疾病抵抗能力差等问题日趋严重。为此,本研究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从引进SPF子一代苗开始,针对生长与抗病性状采用连续多代选育构建A选育群体和B选育群体2014年在规范的室外养殖池对其生长、消化、免疫酶活性和抗WSSV)性能进行研究,为速长、抗病的新品系的筛选和凡纳滨对虾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实验所用虾苗取自厦门市厦兴龙水产种苗有限公司的2个选育群体,A群体来源于2008年由美国SIS公司引进亲虾的子一代,B群体来源于2010年引自广东的另一个凡纳滨对虾繁育群体,随后针对生长与抗病性状对2个群体进行了连续多代的群体选育[14]。2014年分别以F6代A群体和F4代B群体的亲本生产的虾苗,未选育虾来自附近对虾育苗场用普通凡纳滨对虾生产的虾苗。 1.2 方 法 1.2.1 对虾生长实验 10日从附近对虾育苗场购进与A、B群体同一时间育苗的未选育仔虾(P5),分别在室内标粗池培育至2.56±0.05) cm,体质量0.164±0.002) g,以相密度放室外m2硬地土池饲养未选育口A、B群体。±1.2) ℃,盐度23.5±0.8,溶解氧4.8 mg/L以上,饲养管理参照对虾健康养殖技术。饲养20 d后每10 d随机取样30尾测量体长与体质量,102 d后全池捕出,称重,并按下列公式计算: 特定生长率(SGR, %/d) = (lnWt-lnWo)/t×100;饲料系数(FCR, %) = F/(Wt-Wo) 存活率(SR, %) = Nt/No×100; 式中:Wt和Wo分别为虾的体质量(g)和初始体质量(g);t为实验天数(d);F为t天内摄食的饲料量(g);Nt和No分别为t天后和初始虾的尾数。1.1.2 消化酶及血清免疫酶活性测定 饲养102 d后,每池随机抽取 100尾暂养(不投饵)在500 L的实验桶中,24 h后随机取20尾对虾抽取血样,低温离心 (4 ℃, 4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