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谦之对天师道改造及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寇谦之对天师道改造及意义

寇谦之对天师道改造及意义【摘 要】寇谦之对天师道进行了改革并创立了北天师道,在道教史上影响深远。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天师道在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弊端,主要有:(1)教团组织涣散、理论混乱。(2)常被农民起义利用。第二部分,阐述了寇谦之道教改革的主要内容。主要有(1)制定道教戒律。(2)废除天师、祭酒制。(3)整顿健全组织。(4)充实旧天师道的教义。第三部分,评价了寇谦之道教改革活动在历史上的地位。其一,天师道从民间走向官方。其二,促进北魏政权的汉化。其三,推动儒释道三教融合。总之,寇谦之的道教改革推动了道教的发展进程,对后世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寇谦之;天师道;改革内容;历史影响 道教是由古代的鬼魂崇拜和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和黄老道术共同发展形成的。道教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道派,主要有天师道、太平道、丹鼎派、南天师道、北天师道、正一道、全真道。其中天师道为后世道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南北朝时期天师道内部的弊端 (一)教团组织涣散、理论混乱。早期天师道设治立职,组织教民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对道官的授职升迁,静室服饰,均有规定。魏晋以后,道团涣散,祭酒制度废弛。原来的祭酒、教徒纷纷脱离天师道组织,或自称天师,或自立教派。教规戒律严重松弛,教徒们已经不再严格遵守道法,脱离本治,无视戒律者比比皆是,整个教团组织内部涣散无章,教徒腐化堕落。特别是道教活动中的索要钱财和作为早期道教养身术的男女教徒“合气之术”,使得道教理论更为混乱。 (二)常被农民起义利用。在原始道教经典《太平经》中,有部分反映劳动人民利益的思想,如“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平之为言者,乃平平无冤者,故为平也。“天地施化得均,尊卑大小皆如一,乃无争讼也,故可为人君父母也。”这些思想,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要求和愿望,平等、平均成为广大人民奋斗的崇高目标。这些特点,使得原始道教多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相结合,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西晋时孙恩、卢循起义,十六国时期北方“李弘”起义等。 为了适应当时北方鲜卑拓跋氏统治者和汉族门阀地主阶级的需要,寇谦之对北方天师道进行了改革,从其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调整革新,创立了新天师道,即北天师道。 二、寇谦之对天师道进行的改革 (一)制定道教戒律。寇谦之对北方天师道的改造,首先就是整肃戒律,建立道教的行为规范,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相适应。《魏书·释老志》载:“太上老君谓谦之日……吾故来观汝,授汝天师之位,授汝二十卷,号日并进言。吾此经诫自天地开辟以来,不传于世,今道教应出,汝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大道清虚,岂有斯事,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毕念。”由此可见其清整道教的新科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就是“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 (二)废除天师、祭酒制。“天师”是天师道领袖的称号。旧天师道的天师一职,是创教者张道陵宣称太上老君授予的,张道陵死后,“天师”一职由他的子孙世代相袭。寇谦之也宣称是由太上老君授予他继天师职位,并且强调自从张道陵去世之后,地上就缺乏天师,他之所以得授此职,乃是由于他本人立身直理,行为合乎自然,才能足以胜任此职。同时寇谦之也按唯贤是授的原则,废除了旧天师道的道官祭酒世袭制。“祭酒”本来是汉末张角黄巾起义和张鲁政权所使用的名称,张鲁在汉中成立政权后,以祭酒代替州官来治理人民,此后祭酒就世代相袭。寇谦之在《老君音诵诫经》中大力攻击这种制度,认为祭酒世袭制难免愚音相传,致使一些不肖之徒担任要职,有些道官祭酒不懂道法,却又自署治祭符契,利用它们恐吓或欺骗信众,搜刮民财。 (三)整顿健全组织。针对道教组织的散乱,寇谦之对道教队伍进行了清理,对于原来信奉五斗米道的徒众,只要他们奉顺新科诫律,仍然可称为新道的成员。奉法有功者,照样可以得到奖励,相反,不闲教化者,则将予以清除。对于新求入道的人,则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然后决定接纳其入道否。由此可见,寇谦之整顿后的天师道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天师道,而是按其新法建立起来的新道教了。 (四)充实旧天师道的教义。早期五斗米道以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其教义主要是以道家的清静无为、少思寡欲、诚信不欺等为内容。寇谦之在道教改革中将儒家的礼法、佛教的因果报应、法缘轮转等引入道教,吸收神仙道教的仙道思想,进一步充实了旧天师道的教义。因此,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实际上是以道为主,兼容儒、释思想的新产物。 三、寇谦之建立的北天师道对北朝道教产生的影响 (一)天师道从民间走向官方。寇谦之改革后的新天师道成为北魏政权的国教,使道教在历史上第一次得到统治阶级的重用,天师道从民间宗教成功地过渡为官方的贵族宗教,对道教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举足轻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