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辅导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VIP

学习辅导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辅导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习辅导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习辅导 第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9733;图片说明 #9670;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汉族,生于长安,幼名彘,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曾用年号:建元、元朔、元光、元封、元狩、元鼎、征和、后元、太始。谥号“孝武”,后葬于茂陵,庙号世宗。《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汉武帝创造了六个“第一”:第一,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第二,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第三,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第四,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五,第一个用皇帝年号纪元的皇帝。第六,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正如历史连续剧《汉武大帝》所云: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班固在《汉书·武帝纪》对汉武帝治的赞扬: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汉武帝的评价: 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9670;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此图绘于敦煌16窟的南壁和与南壁相接的部分东壁之上,性质是供养画出行图,高108米,长888米,面积约96平方米,是莫高窟时代最早、规模最大、艺术水平最高的出行图。《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描绘的是唐朝敦煌地区最高统治者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为河西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画面中,前面有骑吹八人,分列两侧,各有两人击鼓、两人吹角。中间有歌舞者八人,男舞者着汉族服装,女舞者着吐番服装,载歌载舞行进。后面有十人组成的乐队,所持乐器有琵琶、筚篥、横笛、拍板、腰鼓、杖鼓、笙、箜篌。两边各有一人背大鼓,另一人执槌击奏,仪仗队和护旗卫士骑马缓行。 #9670;元朝行省图 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明代宋濂之《元史》卷五八《地理志》卷首云:“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为加强对辽阔地区的管辖,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元史·地理志一》载:“(世祖)二十七年……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 #9733;重点阅读 #9670;西汉王国问题及其解决 形成: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为了争取支持,曾封了许多异姓王。西汉建立后,刘邦铲除异姓王的同时,又封他的子弟为王,受封的诸王权力很大,拥有大量地盘,有官吏任免权、军权、铸币权、还征收赋税,地方势力的强大,严重威胁着中央的统治。 解决:帝时贾谊上《治安策》,建议将王国分成多个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景帝时开始“削藩”,着手削夺王国的封地。由此引发“七国之乱”。西汉政府平叛,景帝把王国的行政权、官吏的任免权收归国有。武帝时下“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了。此后武帝又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王国对中央的威胁终于解除了,西汉中央集权得到巩固。 #9670;宰相职能的变化 宰相是古代辅佐帝王治国的行政首长的统称。历朝历代其称谓不同,而且还有虚名与实质的区别。 殷商、西周的尹、师、保、太宰、冢宰即是宰相的几种称谓,春秋战国时又称相邦、令尹、丞相。秦统一后,称丞相;秦二世即位后,赵高得势,因其是太监,故拜为中丞相(秦汉宦官为朝官常加中字)。 西汉以丞相(相国、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