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转型及文化选择——丁玲解放前文学创作及外国文学.pdfVIP

创作转型及文化选择——丁玲解放前文学创作及外国文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作转型与文化选择 一3 第一章 “怨女弃妇”的启示 法国,对于丁玲来说有着某种特殊意味。早在她童年时代, 向姨(向警予)远涉重洋,前往法国寻求真谛,而母亲与她虽积 极筹措却终因经费问题未能成行。多年以后,瞿秋白从法国归来, 鼓励丁玲赴法留学,最终还是无法如愿。作为一种心理补偿,丁 玲开始如饥如渴地阅读法国文学作品。沈从文曾回忆到:“(丁玲) 不只是个性情洒脱的湖南女子,同时还是个熟读法国作品的新进 女作家。’’。“在她和胡也频为数不多的英文藏书中,就有小仲马的 《茶花女》与莫泊桑的《人心》,除此之外,最为丁玲称道的翻译 小说是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在1925年一1929年的几年时间 里,就是这几本书占据了丁玲的阅读,“三本书中的三个女性,正 各自用一种动人的风韵,占据到这个未来女作家感情的全部。”“1 体现在丁玲的作品中是这样三个方面。 灵肉一致的爱情观。《茶花女》中玛格丽特放弃纸醉金迷的奢 华生活,选择和贫寒的阿尔芒在一起,是因为他给了她做人的尊 严和权利,正如玛格丽特说的“因为你看到我时握住了我的手, 因为你哭泣了,因为世间只有你真正同情我”。在这里,爱情的根 基不是物质和情欲,而是建立在平等之上的理解与尊重。玛格丽 特对爱情的理解体现在丁玲的创作中,便是一种灵肉一致的爱情 观。丁玲早期作品中的女主角面对爱情,她们并不盲目。她们不 掩饰自己对异性肉体的迷恋,正如莎菲(《莎菲女士的日记》)看 上凌吉士的“好丰仪”,阿英(《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想念陈 老三厚实的胸膛。但迷恋决不是迷失,灵魂的渴望与官能的需求 同样强烈。梦珂(《梦珂》)拒绝成为表哥与他人角逐的对象,莎 菲不允许自己把热情和爱奉献给高贵外表下隐藏着卑琐灵魂的凌 吉士,节大姐(《小火轮上》)不能容忍任何爱的背叛和欺骗。可 是对于爱情的理解,丁玲与茶花女又并不完全一致。和茶花女相 比,莎菲们有着更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茶花女的爱情充满女性 的自我牺牲,而莎菲们始终关注着自己的利益。丽娜(《他走后》) 创作转型与文化选择 一4 可以在寒冷的雨夜任性地赶走秀冬,莎菲能够一次次地气走苇弟 又一次次地招他回来。在茶花女的爱情里,“同情”与“体贴”占 了很大的比重,但这远远不能满足莎菲们的精神需求。在莎菲看 来,没有人比苇弟更可靠、更忠实,但是她也清楚地意识到:“若 不懂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可见,莎菲们具有比 茶花女更复杂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 幻想与现实的对比手法。这种手法得益于福楼拜的《包法利 夫人》。爱玛以浪漫故事中的方式去爱,无论服饰还是言谈举止乃 至性情思绪都来自她钟爱的小说。从查理到罗道尔弗到赖昂,说 到底,爱玛追求的是自己想象中的情人。而这些俗不可耐、充满 肉欲的男人又一次次摧毁她的幻想,使她不得不放弃幻想而面对 男人的现实,最终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透支中走向死亡。《阿毛姑 娘》被评论界看作是“以《包法利夫人》为样板创作的”,阿毛也 被认为是最具爱玛气质的女性。她跟爱玛一样,爱幻想、好追求、 好虚荣,同样厌倦于婚姻的平淡无奇和丈夫的庸碌,甚至驱使她 们追求梦想的契机(阿毛的省城之行和爱玛参加子爵舞会是滋生 她们各自梦想的契机)和歇斯底里的自杀场景都有着惊人的相似。 。“毋庸置疑,这是丁玲受到《包法利夫人》正面的、直接的影响。 而对于反反复复读了《包法利夫人》的丁玲,影响远不止于此, 正如北冈正子所看到的“迷惑了的爱玛的性欲世界和苦恼着的莎 菲的自我世界,像是在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的力”。至少读过十遍 《包法利夫人》的丁玲,一定震惊于其中的爱的世界、爱的魅力 和爱的方式,深感这种梦境的毁灭性后果的可怕,所以在丁玲的 作品里,女主人公们一开始就拥立“自我”作为抵挡梦想的唯一 盾牌。“对吸引力的反抗力,成了作品的中心”。。。这正是丁玲受 到《包法利夫人》反面的、潜在的启示。这使得女主人公对爱的 追求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思考。正因为如此,同样是“大 胆”、“炽烈”的莎菲,不可能像爱玛委身于罗道耳弗那样,将自 己盲目地交给凌吉士,也不可能像爱玛热恋赖昂那样,心系委琐 的苇弟。正因为如此,失却了梦想的莎菲们(除阿毛外),她们的 创作转型与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