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墩身施工作业指导书1
京津城际轨道工程北京环线特大桥墩身施工作业指导书
概述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北京跨环线特大桥、杨村特大桥位于华北地区,地处环渤海湾地区的中心地带,该地区是全国经济、技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北京跨环线特大桥起讫里程DK16+227.96~DK19+444.85(374#墩~474#台),全长3.217km,杨村特大桥起讫里程DK46+550.46~DK50+120.4(31#墩~139#墩),全长3.57km。线路总长6.787km。
北京跨环线特大桥桩基共865根,其中φ1.0m 根,φ1.25m 根,平均桩长50m。杨村特大桥桩基共800根,其中φ1.0m 根,φ1.25m 根,平均桩长50m。
北京跨环线特大桥397#~401#墩上部连续梁为32m+48m+32m现浇悬灌箱梁,杨村特大桥30#~33#、64#~67#墩上部连续梁为32m+48m+32m现浇悬灌箱梁,其余均为预制梁。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
最小曲线半径:5500m,北京枢纽内根据减、加速实际情况确定;
最大坡度:20‰;
线间距:5.0m;减、加速地段按设计速度确定;
牵引种类:电力;
列车类型:动车组;
到发线有效长度:700m;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总体施工方案
墩身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模型节高2m,零节另配并设置在下部。高墩(10m以上) 水泥品种 相对湿度 <60% 60%~90% >90% (干燥环境) (较湿环境) (潮湿环境) 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 14 7 可不再另洒水养护 矿渣硅酸盐、火山灰质硅酸盐、粉煤灰硅酸盐、复合硅酸盐水泥 21 14 砼结构拆模:砼拆模强度应符合常温砼的有关规定和砼抗冻强度的要求。判断砼实际强度的工地试件应在与结构同条件下进行养护。拆模工作应在模板与砼互相冻结之前进行。温度规定见砼养护。
质量控制要点
1、灌注砼前必须全面检查模板,钢筋以及预埋件,拉杆安装,灌注过程中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防止砼离析,并且分层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
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接段连接处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检验合格后进行砼浇筑。
模板检测项目表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mm) 1 模板尺寸 长 0,-5 高 ±5 宽 -5,10 2 侧向弯曲 L/1000,L为构件长度 3 连接配件孔眼 中心位置 10 尺寸 0,+10 4 板面平整度 ≤3.0 5 板面和板侧挠度 ±0.1 模板安装质量检验:
模板安装标准:模板平整光滑,涂满隔离剂,接缝严密,与基础或已浇混凝土接触面无漏浆。
检验数量: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仪器测量或尺量、锲形尺检查。
模板安装偏差控制指标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 基础 15 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 墩身 5 2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3 高程 基础 ±20 测量 墩身 ±5 4 模板的侧向弯曲 h/1000 尺量不少于3处 5 墩两模板内侧宽度 -5, +10 拉线尺量 6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钢筋主筋安装分布间距±20mm,箍筋间距绑扎骨架±20mm,焊接骨架±10mm。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且有防止变形、移位等的加强连接措施。
拉杆使用前要进行调直;拉杆螺母要求扭紧,受力均匀,以防止砼灌注时模型跑模。
2、预防混凝土的质量通病。
3、要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预先制作与墩身同标号的水泥垫块);
4、泵管或串筒下口距混凝土面不超过1.0m,使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不大于2m,混凝土堆积高度不超过1m;
5、泵送砼入模时,尽量不要让砼洒在模板上,溅洒在模板上的砼必须用抹布擦干净,以防墩身表面出现“花脸” ;
6、分两次浇筑的墩身砼,第一次浇注时,砼面应低于模型顶面1~2cm,并将洒落在模型端口处的砼擦试干净。在浇筑次层砼前,应对水平缝铺一层厚1~2cm的水灰比为1:2水泥砂浆。施工接缝处按设计要求布设连接钢筋;
7、砼冬季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见上文。
安全措施
1、凡离地面2米以上(含2米)作业为高处作业。
2、凡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凡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贫血病、高度近视、耳聋、癫痫病等病症者,不得从事此项工作。
3、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滑鞋。
4、严禁操作人员以绳索及起重机作为梯子上下班,不得在未固定的脚手架上工作,不得在不稳定的结构上通过。
5、高处作业应佩戴工具袋,小型材料应放入袋内,较大的工具应用绳子拴好,不得随便乱放,防止落下伤人。
6、悬挂的梯子应挂在牢固处,挂钩应与承载结构物捆绑牢靠。
7、安全带应拴在操作人员垂直上方牢固处。
8、高处作业附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固态电容知识.doc
- 国人颈血管动-静态超声影像特点用以引导穿刺(杨军良).doc
- 国内电视剧植入式广告.doc
- 国外电信运营商如何开展全业务推广.doc
- 四轮定位调车技术培训.doc
- 国内外20位著名的商界大独裁者马云乔布斯领衔.doc
- 国内电镀行业现状调查报告.doc
- 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特点.doc
- 国家室内装修工艺标准.doc
- 固体物理学6自由电子论.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