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六年级语文上册 19《劳动的开端》教案1 浙教版.docVIP

2017六年级语文上册 19《劳动的开端》教案1 浙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六年级语文上册 19《劳动的开端》教案1 浙教版

劳动的开端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2.学会“磅、赌”两个生字,理解“威胁”等11个词语。 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在词语中的读音。   3.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4.理解第一段比喻句的意思,概括段落大意。   5.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解题激疑,揭示新课   1.“开端”是什么意思?“劳动的开端”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劳动的开端》。   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劳动?作者什么时候去参加劳动的?为什么把这次劳动称为“劳动的开端”?通过这次劳动反映了什么……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吴运铎,1917年生,祖籍湖北武汉,生于江西萍乡。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当矿工。全国抗战爆发后,吴运铎不远千里,奔向皖南云岭,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引信厂厂长,株洲兵工厂厂长,中南兵工局第二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问等职。是全国总工会第八、九、十届执行委员,第三届共青团中央委员。他心系兵工,为人民兵工事业无私奉献。在淮南根据地时因陋就简,带领职工自制土设备,扩大了枪弹生产。还主持设计研制成功枪榴筒,参与设计制造37毫米平射炮以及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为提高部队火力做出了贡献。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余次手术,身上还留有几十处弹片没有取出,仍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全国总工会授予他特邀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将他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作者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2)作者参加的是怎样的一项的劳动?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2.根据“决心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自学字词,读通课文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煤藏( ) 宝藏( )   (cáng  zàng )  挑( )战 挑( )脚   (tiāo  tiǎo )  半夜得( )动身 得( )了吧  (de  dé děi )  降落( ) 落( )在后头 ( luò   là )   五、细读课文,加深认识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先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再写萍乡煤矿挖煤、运煤情况;最后写“我”去约小赵一起挑煤。   2.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用“--”划在文中。     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   (1)“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 ①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变,还可以怎样说?  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很难过。 ②这两种说法到底哪种好?为什么?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心里的难过程度。说明才十二岁的吴运铎就已经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有了为家庭分担忧愁的愿望。 ③有感情的朗读。   (2)“工人进出……从窑里拖出来” ①变换说法。  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趴在地上爬进去挖煤,又趴在地上把煤挖出来。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说法能突出挖煤工人劳动条件太差,干活太累,资本家简直不把工人当人待。 ③感情朗读   (3)“得了吧……把你压扁了” ①变换说法  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你这么瘦,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当时身体瘦小,无法承担挑煤的中获,但生活所迫,只好硬着头皮去挑。 ③感情朗读   3.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   六、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比一比,在组成词。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比喻句的作用,概括段落大意。   2.根据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