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循循善诱,灵动课堂.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循循善诱,灵动课堂

循循善诱,灵动课堂 石筱筱 邮编:322200 电话浦江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大溪校区 【内容摘要】 在高段的课堂上,学生发言不踊跃是一个令教师们十分头疼的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本文首先分析了学生不积极发言的几大原因,1.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因素有关;2.与教师有关;3.与家庭教育有关。针对这些原因,接着着重阐述了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发言的四大策略:1.教师做好积极心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言;2.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让学生善于发言;3.提高教师的谈话技巧,采取积极而又准确的评价,让学生乐于发言;4.巧设课堂激励机制,让学生爱上发言。 【关键词】 消极 诱导 主动 一、原因剖析 大凡从小学低年级教至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低年级时小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踊跃,积极性很高。但随着年级的增高,特别是到了高年段,课堂就渐渐变得安静了,课堂几乎成了教师和个别学生的“舞台”,而更多的学生成了“观摩者”。鉴于这一现象进行了理性地分析,认为高年级学生发言消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因素有关 1.生理因素 小学高段学生已经有13、14岁了,是处于青春发育前期少年。他们的生理发育处于剧变之中,特别是外形的变化和性发育的成熟,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大人了。男生的变声,女生的特殊日子,都让他们有些不好意思与不适应,从而不愿意在课堂上“抛头露面”,宁愿沉默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2. 心理因素 (1)畏惧心理。每个班级总有一些性格腼腆的孩子,他们不多言语,不善言谈,更不会举手发言;对于学习困难的同学,对问题无从下手,更是情愿当“南郭先生”,把发言当成“苦差事”。(懒惰心理。一些长期不被老师提问的学生,觉得发言与他毫无瓜葛,逐渐失去了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内驱力,形成了懒惰的心理状态,从而不再举手发言。(从众心理。有些同学本来想发言,但发现许多同学都不举手,便妥协于其他同学,与他们保持行动上的一致,也不发言了。另外,有些同学由于口吃、发音不清等原因,一站起来便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为了避免受到心理压力,他们便采取自我保护措施——不愿举手发言。 (二)与教师有关 我们会发现,学生们对体育课,音乐课,信息课等活动课人人都活跃得很,踊跃得不得了。为什么?体育课好玩啊!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学生就提不起劲。课堂上许多学生眼到,口到,心却没有到,游离于课堂之外。要么一本正经地盯着你,那眼光都能在你身上盯出个洞来,营造出认真听讲的状态。要么埋头苦记笔记,其实根本是机械操作,跟打字机没什么两样。造成这种情绪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教师,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对课堂气氛的掌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些任何一方面的失败都会成为学生不想听课,不想发言的根源。其实,学生很现实,好玩的课我就愿听,我就想说。 (三)与家庭教育有关 五、六年级的孩子站着与父母不相上下了,普遍的父母觉得孩子大了,更应懂事了,许多的事也应该能自理了,要求就忽的拔高,可又耐不住性子总会去指手画脚,指责和限制孩子,这很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从而变得不爱与家人交谈言语;有的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或少言寡语,与孩子交流过少或缺乏交流,使孩子生活在很寂静的环境中,慢慢的孩子也少语了;家庭环境不和睦父母的离异,造成家庭气氛过于沉重和压抑,孩子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养成了不开口的习惯;有的父母许多事情都包办代替,孩子得不到锻炼,不能很好地表述,乃至在课堂也“哑口无言”。 二、解决策略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言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一种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也才能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首先要让他们感觉轻松,没有顾虑,心情舒畅。教师应该宽容地理解学生,耐心地等待学生,给予学生恰当的提示,表达自己真诚的期待,相信学生通过努力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惟有在自然轻松和谐的境界中,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会敞开自己的心灵之窗、情感之门。 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对还是错,平淡还是精彩都要做到认真倾听,让学生感觉到被老师重视。同时要求其余所有的学生要学会倾听,即使有自己的观点,也要等别人的发言结束。因为老师同学都在耐心听他的发言,感觉到自己被重视,发言也就从容了,回答的也会更完整。试想,在这种课堂气氛中回答问题,学生还会拘束什么呢? (二)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让学生善于发言 1.课前长期性训练 利用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轮流安排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或讲故事,或讲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