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电视台早期电视剧创作与引进
北京电视台早期电视剧创作与引进 1958年9月,由中央广播事业局主管的“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它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并于1978年5月正式改名为中央电视台。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电视事业逐步发展,电视机也开始更多地进入家庭。面对这一情况,北京市提出了筹建“首都电视台”的计划。北京市广播事业局从当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抽调一批新闻宣传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于1977年2月开始筹建,1979年5月16日用6频道正式播出。此时因原北京电视台已改名为中央电视台,北京市把“北京电视台”的名称接了过来,拟建的”首都电视台”正式定名为“北京电视台”。从此北京市有了一个自己的电视台。
北京电视台建立之初,条件十分艰苦,台领导带领全台同志,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推动首都电视事业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北京电视台早期的电视剧创作和引进上的一次次尝试,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回顾这段往事,至今仍历历在目。 中国本土电视剧的“正史”开端
——《四世同堂》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机逐步走进家庭,人们对电视节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电视剧又是最能吸引观众的节目之一。在国产电视剧还未提上议程之前,电视台偶尔播出的都是从海外引进的电视剧。基于对电视剧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和北京电视台领导,以战略眼光提出了成立北京电视制片厂的设想。在筹备两年多之后,1982年3月11日,我国电视台第一个专门从事电视剧创作和译制的北京电视制片厂正式诞生,1985年5月16日,更名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
1985年4月21日起,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拍摄的28集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随后,8月16日至9月9日中央电视台又播出了该剧,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这是中国大陆摄制的第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被业界评论为“代表了中国本土电视剧的正史开端”。
《四世同堂》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辅以北平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命运,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形象地描绘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撼和反抗斗争,刻画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及生活画卷。
198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还在这之前的一年多,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著名导演林汝为即着手筹划将老舍名著《四世同堂》搬上电视荧屏。除了电视剧脚本的改编外,重中之重的是挑选演员。林汝为从中国戏剧界、影视界挑选了邵华、李婉芬、周国治、郑邦玉、李维康等著名演员,由邵华扮演祁老爷子,李婉芬扮演大赤包,周国治扮演冠晓荷,李维康扮演好媳妇韵梅;当时还是首钢业余文艺青年的赵宝刚被林汝为选进剧组演了祁家老二瑞丰这个角色。演员们一个个十分认真,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叠卡片,写自己对饰演对象的人物分析。正是凭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生活积累,他们为观众塑造出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电视剧《四世同堂》还离不开一位重要人物,这就是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演唱者骆玉笙。演唱《重整河山待后生》时,骆玉笙已经70多岁,可这段唱词的每个字、每句话、每个韵,她都仔细推敲过,她会跟作曲者商量:“这一句有点儿靠近梆子,这一句又靠近昆曲了,这两句才是典型的京韵大鼓味儿。这一句这么甩腔是不是更好一点儿?”林汝为感慨道:“这是对艺术的何等执着!”骆玉笙正式录音时,《四世同堂》剧组几乎所有的演职员都跑去听,当骆玉笙用她那特有的嗓音如诉如泣、大气沧桑唱起这首主题歌:“千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演职人员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
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以爱国主义的主题思想,扣人心弦的人物命运,加上演员们对剧中人物惟妙惟肖的艺术再创造,深深打动和感染着广大电视观众。《四世同堂》播出之后引起的热烈反响和得到的社会好评,成为我国当年宣传文化界一大盛事。1985年9月3日,中共中央主管宣传工作的领导胡乔木、邓力群等同志在中南海怀仁堂与《四世同堂》剧组的演职人员座谈,对这部电视连续剧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家广播电视部决定授予该剧特别奖,并于1985年10月16日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大会,薄一波、胡乔木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出席。一部电视连续剧能获得如此的殊荣,在中国电视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 《四世同堂》剧照 第一部室内电视剧《渴望》的轰动效应
“肥皂剧”这个名称,大约是从播出巴西长篇电视连续剧《女奴》后开始在我们的观众中叫开的。实际上,它是指那种在室内拍摄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当年,北京电视台播出的这类电视剧,大体是我国香港、台湾生产拍摄的,再就是从拉美国家如巴西、墨西哥引进的。
能不能我们自己创作室内电视连续剧?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