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构扭曲形征象分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轴深度内,释放钢丝时,为缓冲因手风琴效应导致的钢丝深度不够,置入定位针时,有意将 定位针沿穿刺入路向深部置入少许,钢丝因此不仅穿过紧贴胸壁的病变,同时也穿过乳后间 隙,沿穿刺入路向深部展开即锚定在胸大肌。 3.思考:乳腺立体定位是操作者将病变确认后,表记,输入计算机,再通过双斜位扫描 计算出X、Y、Z轴的位置,据此来选择进针点和进针深度,而计算机本身“不认识”病变, 操作医师应熟练掌握立体定位技术原理和技巧,不可盲目依靠智能型的活检系统,造成不正 确的选择病变,从而输入计算机错误的资料,据此得到错误的穿刺位置指示。采用X轴方向 穿刺置入钢丝在实际工作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立体定位方法,若紧靠胸壁的病变应尽量选择 侧位而非侧斜位,保持患者进针入路与胸壁平行,避免沿穿刺入路置入过深而导致钢丝穿破 胸大肌,若确实采用侧斜位穿刺,应仔细分析病变的位置,选择距离皮肤最近处穿刺,将活 检装置旋转到最接近病变的位置定位,并将定位针置入病变的上方或中心,而非底部,在释 放钢丝时,不至于穿过乳后间隙。 乳腺结构扭曲形征象分析 深圳市人民医院 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甲乳外科 马捷徐坚民孙国平左敏王晓玫王国红 臧达杨忠彭东红周冬仙麦佩成 资料与方法 1.病例资料:2002至2005年在我院行双侧乳腺铝靶X线检查患者中,乳腺结构扭曲征剔 证实为体位及加压因素所致乳腺内异常密度和合并典型恶性钙化(BI-RADSIV—V级诊断),入 组者仅表现为乳腺结构变形,共33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8岁(24-79岁)。左乳16例, 右乳17例。21例因乳腺肿块就诊,2例高危人群筛查发现,10例彩超检查发现异常。所有病 例由两位副主任医师共同阅片,对病变密度、结构、边缘进行描述。 DirectiviewCR900 2.设备:意大利GIOTTO腿-TECH高频铝钯X线乳腺机:Kodak HRscreen ASG SYSTEMCR机;KodakDirectivewCR cassettewith IP板; mammography --340V2H读片报告台,SIEMENS高分辨率专业图像显示器。双侧乳腺均常规行侧斜位(MLO)、 轴面(CC)位摄片,ll例加照其他位片(侧位、放大摄影或切线位),i0例行B超检查,2例 行MRI检查。放射科、病理科及外科医师共同对其中8例大体标本及病理切片共同对照分析。 3.统计学分析:SPSSll.0统计学软件包,Fisher精确算法。PO.05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33例患者中,术后改变5例,脂肪坏死伴有间质纤维化1例,囊性增生症6例,炎症4 例,硬化性乳腺病2例,恶性病变15例:导管原位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浸润性小叶 癌3例,黏液癌2例,Paget病2例。经四格表Fisher精确算法检验,病变区密度在良、恶 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295);而边缘征象在病变的良、恶性之间具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性,边缘浸润征在恶性病变中具有显著意义(P=-O.01),边缘模糊征象在良性病变出现具 有显著意义(P=--O.014),星芒征在良、恶性病变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病变区结构消失在 恶性病变出现具有显著意义(P-=O.025),“病变区结构可见”征象在良恶性病变间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性。触诊病变质地在良恶性病变间及良性病变问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乃O.05)。 33例中28例经手术病理组织学证实;2例炎症治疗后,肿块消失;3例乳腺囊性增生症 分别经B超和MRI检查亦符合良性,未手术的良性病变随访均超过18个月。本组15例恶性 病交中,9例行核芯针穿刺活检,其中5例与手术病理诊断一致,4例不符:浸润性导管癌分 别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症、导管原位癌各l例;浸润性小叶癌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症合并中 度导管不典型增生1例,硬化性乳腺病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症伴有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33 例患者X线诊断正确18例,不正确15例。8例有术后标本对照:乳腺囊性增生症2例、慢性 炎症、导管原位癌各1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