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8卷第7期 天 然 气 工 业
我国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挑战与对策
闵恩泽(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志龙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闵恩泽等.我国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挑战与对策.天然气工业,2008,28(7):1—4J
摘 要 从长远来看,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终将枯竭,而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生产能
源必将兴起。生物柴油就是一种由可再生资源生产的优质清洁燃料,发展生物柴油不仅可以保护环境,减少温室
气体排放量,而且可以缓解我国石油进口的压力,推动新农村建设。但由于植物油脂价格飙升,生物柴油产业发展
也面临仅生产生物柴油燃料在经济上难以立足的挑战。对发展我国生物柴油的原料资源、生产技术以及生物柴油
化工技术开发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①如果以进口
棕榈油等量大植物油为原料,则应采用连续化、大型化生产技术,并配套开发相应的生物柴油化工技术,形成生物
柴油化工炼油厂;②如果采用廉价、量小的垃圾油等为原料,则应采用小型、多样化(固定或可移动)并与周边设施
(如水、电、蒸气、污水排放等)相适应的技术。
主题词 中国 可再生资源 生物柴油 原料 工艺技术 对策
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一 、 刖 舌
二、发展生物柴油的关键在于
天然油脂多由直链脂肪酸的甘油三酯组成,与
原料油的低价稳定供应
低碳醇经过酯交换反应后生成C ~C 的脂肪酸单
烷基酯,分子量和性能与石化柴油接近,可用在柴油 发展生物柴油,原料是关键。一般来说,植物油
机中。因此,一般将C ~C 的脂肪酸单烷基酯称 的价格占生物柴油成本的7O ~8O ;植物油性质
为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可以代替石化柴油,其发展 和组成决定加工流程与产品方案;油料亩产量影响
有利于减少石油进口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石 生产装置规模(年产几千吨到2O×1O t);而油料收
油进口增长的压力。生物柴油不含硫和芳香烃,十 集、运输、物流半径和油品市场则影响厂址选择。世
六烷值高,而且润滑性能好,是一种优质清洁柴油, 界各国都选择有自身优势的原料来发展生物柴油,
因而使用生物柴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城市空 例如美国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是转基因大豆
气的污染。由于植物生长吸收的CO。数量大于生物 油,欧盟和加拿大等国家以双低菜籽油为原料,巴西
柴油燃烧产生的CO 排放量,故使用生物柴油还有 以蓖麻油、转基因大豆油为主要原料,而马来西亚、
利于减少C0:引起的温室效应。 印度尼西亚则以其盛产的棕榈油来发展生物柴油。
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可以促进农村生产结构的 我国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原料,也应从国情来考虑。
转变,推动新农村建设,增加城镇就业机会,增加农 以下据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的情况分别来进行探讨。
民收入,同时推动林区建设并增加林区工人收入。 1.国内资源
从长远发展战略来看,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从不与粮油争地的原则出发,我国发展生物柴
终将枯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生 油的近期原料主要是餐饮业废油、榨油厂下脚料、猪
产能源终将兴起。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将是我国起步 皮油等。但从中、长期看,应把“木本油料树种”和
迈上生物质经济时代的开始,是贯彻以人为本、全面 “微藻”作为发展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的战略资源。
作者简介:闵恩泽,1924年生,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
问;1946年毕业于原中央大学化工系.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的研
究工作,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GDW 13239.1—2018 35kV电力电缆采购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pdf VIP
-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失衡.ppt VIP
- Q∕GDW 13247.2-2018 35kV电力电缆附件采购标准 第二部分:专用技术规范(高清-可复制).pdf VIP
- 2024届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3FoodandCulture教师用书.doc VIP
- 医学检验生物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15篇.pdf VIP
- 河南成人2024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pptx VIP
- 2024届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1ScienceandScientists教师用书.doc VIP
- 农田喷灌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