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滑模摊铺混凝土路面配合设计和现场混凝土控制要点
滑模摊铺混凝土路面配合设计和现场混凝土控制要点 摘要:本文主要从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及现场混凝土控制方面来探讨滑模摊铺混凝土施工中的控制要点,本人认为原材料的质量及稳定性对该工艺影响特别大,现场的工序衔接、各个工作班的配合对整体质量进度影响特别大。
关键词:混凝土路面;现场混凝土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concrete mixture ratio control and on-site concrete control of slipform pav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control points, I think the quality of raw materials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process especially, site of the process, each working class match on overall quality progress especially.
Key words: concrete; concrete on site
中图分类号; TJ4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对高等级公路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不外乎为水泥砼路面和沥青砼路面。由于水泥砼路面与沥青砼路面相比有着造价低,寿命长,养护成本低,原材料无需进口,因此水泥砼路面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比人工摊铺以及三辊轴等小型机具施工工艺,滑模摊铺施工工艺在确保面板密实、平整度高、行车舒适度高、施工进度快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该工艺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现场混凝土控制要求更严格,本文主要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现场混凝土控制来探讨滑模摊铺混凝土质量控制。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本项目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属于严寒地区,该地区施工时间短,夏季日照强,春秋季节多风,气候干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设计,根据该地区特点及设计文件对混凝土配合比提出如下要求:混凝土出机坍落度50mm-70mm,到达施工现场坍落度30mm-50mm,混凝土含气量3%-5%,设计抗折强度5.0MPa。
2.1、原材料要求
2.1.1水泥
(1)水泥混凝土路面用水泥可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级。
(2)标稠用水量在满足规范≤28%的前提下,各批次间波动应控制在1%以内。
表2-1 路面用水泥强度要求
2.1.2粗集料
(1)在料场优选阶段,首先排除碱活性碎石。碎石生产应经过两次破碎,需具备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禁止用圆锥式破碎机。
(2)考虑到混凝土强度、和易性以及干缩,碎石最大粒径为26.5mm。
(3)严格控制碎石级配,保证16mm筛孔累计筛余≥50%。
(4)碎石级配符合规范JTG F30-2003中5-26.5连续级配要求,其他指标符合规范JTG F30-2003中Ⅰ级要求。
2.1.3细集料
(1)在料场优选阶段,首先排除碱活性砂。
(2)建议使用中砂,细度模数≥2.5。
(3)4.75mm以上颗粒含量应≤5.0%,各批次间波动严格控制在2%以内。
(4)其他指标符合规范JTG F30-2003中Ⅰ级要求。
2.1.4外加剂
(1)选定外加剂品种前,必须与工地所用的水泥进行适应性检验。通过适应性检验的外加剂,方可在工程中使用。外加剂适应性检验方法可参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进行。
(2)建议使用萘系减水剂,并且为减水、缓凝、引气复合型外加剂。
(3)液体外加剂掺量宜控制在3%以内。
(4)性能稳定,严格控制固含量,各批次间波动控制在0.2%以内。
(5)由于该地区温度较低,建议外加剂固含量小于20%,以免温度过低外加剂结晶。
2.1.5水
混凝土拌合用水符合标注要求。
2.2配合比要求
本项目配合比要求:
配制强度28天达到5.75MPa.
初始坍落度50mm-70mm,30分钟坍落度40mm-60mm,60分钟坍落度30mm-50mm 。
含气量3%-4%,含气量过大混凝土强度偏低。
2.3 选用配合比
经过多次试验,外加剂厂家根据水泥适应性最终选定配方,外加剂掺量2.3%,砂细度模数2.8,碎石采用三级掺配,掺配后级配符合规范要求。
选定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384:674:1252:140:8.83,该配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