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遭抹杀的DRI把天大的机会“让”给了微软
“基尔代尔曾有幸让最大的蓝鲸游到他的门前,心甘情愿地躺在砧板之上,无奈他未曾举刀,反而弃之而去。”
1980年8月22日,IBM曾寻求与操作系统先驱、DRI创始人加里?基尔代尔进行合作,但无功而返。作家梅里尔?查普曼对此事曾做出这样的评价。
IBM初寻芝麻开门秘诀
1980年8月21日,IBM派代表去拜访微软的比尔?盖茨。他们来到微软的大门口,一位不修边幅的大男孩走了出来。IBM代表问:“比尔?盖茨的办公室怎么走?”这个大男孩二话不说,陪着他们折回办公室,然后走到办公桌后面坐了下来。IBM代表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盖茨。
IBM代表正式拜访前,曾要求盖茨签署一项保证不向IBM谈任何机密的协议,IBM用这种办法保护自己,免得以后打官司吃亏。虽然问题像烟花般地在盖茨脑海中炸开,但只是哈佛大学法律专业的一年级辍学生的盖茨,还是透过这份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协议嗅到了一些什么。当时的微软和IBM这条大鲸鱼相比,是只微不足道的小虾米。如果对方不是想和他做些有实际意义的合作,是没有必要这样大费周章,于是盖茨毫不犹豫地签了。他对鲍尔默等手下说:“伙计们,机会来了,虽然我还不太清楚,走着瞧吧!”
谜底终于要揭晓了。上门的IBM代表说:“这次会谈是IBM公司有史以来所做的非同寻常的事。”他们要求盖茨再次签署一项法律文件,承诺对会谈中谈到的、见到的秘密要守口如瓶,盖茨毫不犹豫地签了。显然,按着IBM节奏走的他给IBM的代表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鸦雀无声的会议室里,与会人员都紧紧盯着IBM代表手中那份卷轴,这是一份将要改变科技史的蓝图。IBM代表缓缓地打开,这是一份PC设计样图!如果电影镜头再现当时的场景,那应该是一个摄人心魄的慢动作。这是IBM当时绝密级的资料,盖茨应该是IBM公司外第一个接触它的人。
设计图散发出一种勾人的魔力,把盖茨一下子吸引住了。他呆呆地盯着它,思绪万千。至到IBM代表提出了一个把他拉回现实的问题:“微软是否可以向IBM PC提供合适的操作系统?”
盖茨眼前仿佛隔着一层令人眩晕的迷雾,对方的问题似乎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传透他的耳膜。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盖茨的一个小伤疤:当时,在操作系统上,微软只有个简单的产品,无法与基尔代尔的DRI公司的CP/操作系统相抗衡。微软和DRI公司一度达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协议:微软不涉足操作系统领域,而DRI也不去染指程序语言。
看着IBM的图纸,盖茨知道只有基尔代尔的软件才能配得上它。盖茨思忖了一会儿,缓缓地抬起头来,看着对方的眼睛,直言微软没有这样的操作系统,但他们可以为IBM PC提供应用程序,譬如BASIC。
热烈的火花在IBM代表眼中瞬间熄灭,大家沉默不语,过了几分钟,但人们感觉过了数小时,盖茨说,他知道一家公司有这样的系统。会议室里响起一种塞子从盛满水的浴缸的底部被拔出的声音,气氛又似乎松弛下来。盖茨拨通了基尔代尔的电话,说有个“大主顾”想见见他。然后,他将电话交给了IBM代表。IBM代表在电话里与基尔代尔约定第二天见面。盖茨再次接回电话,叮嘱基尔代尔“得好好招待。”IBM代表如释重负,充满谢意地向盖茨告辞离去。
基于对基尔代尔人格的信任,盖茨认为虽然他无法同IBM做成操作系统这一生意,但促成DRI与IBM合作的微软应该能从中分一杯羹。他开始安排手下着手研究,如何让微软的应用软件更好地与IBM PC及DRI的操作系统相匹配。
花开两朵,先表一枝。暂且放下盖茨的故事,我们来看看基尔代尔和他的DRI公司。
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我看来,加利福尼亚和华盛顿州(盖茨曾住在那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这里没有那么多的工厂和烟囱,尤其是没有你这样好冲动的年轻人。”基尔代尔对盖茨有一种长辈般的宽厚之情,他们之间一度有着忘年交般的惺惺相惜。
基尔代尔还对盖茨说:“你我是少数的仅仅在这种东西(个人电脑及微处理器)里才感到自在的人”。不过基尔代尔的人生哲学是“我要幸福”,与盖茨的“我要赢”迥异。
其实,基尔代尔甚至早于MITS公司的牛郎星,一度点燃了英特尔处理器从计算器转向计算机的智慧之光。
1973年,作为海军研究生院教授的基尔代尔受邀参观了英特尔微机部,当时的英特尔微机部只有几间破房子。但他很看好英特尔的这项业务,与英特尔的人也很谈得来,因此欣然担任英特尔的顾问,用休息时间来为对方服务。在试用英特尔新出炉的8008微处理器时,他开发了一种程序。后来的历史证明,这套程序为微处理器赋予了真正的生命,这可看做后来席卷全球的PC飓风之源。
但当时,无人能够预见到未来PC业的胜景。谈及微处理器的未来发展方向,英特尔工程师认为微处理器最终会应用在家用搅拌器、食物汽化器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