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病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伤病症

2.挫伤是以伤血为主,疼痛固定不移,呈刺痛,由血及气者伴有窜痛,胸闷等。临床上应注意有无气胸、血胸等并发症出现。 3.陈伤为伤后失治,则病情缠绵,胸胁隐痛,经久不愈,稍一劳累即可诱发。 (三)体征检查 1.扭伤时查体无明显胀痛,瘀斑,局部无压痛点。 2.挫伤时查体局部肿胀,瘀斑,压痛明显。 3.陈伤时查体胸部外无肿形,压痛也不明显。 (四)辅助检查 X线片多无异常改变。 【鉴别诊断】 肋骨骨折:胸廓挤压试验阳性,有骨擦音。X线摄片可协助确诊。 【辨证治疗】 胸部的屏挫伤治则为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一般以中药内治为主,按伤气、伤血或气血两伤论治。还可以配合外用药物、手法按摩、针灸等治疗。 (一)手法治疗 1.以伤气为主,手法以摇拍法为主。患者正坐,医者先用手指点按内关、缺盆、肺俞等穴。医者再以右手握拉伤侧手指,使该手臂于外展位作由前向后或由后向前摇动6~9次,然后使该臂作快速上下抖动数次。并以同法施于对侧。若有胸闷,呼吸不畅者,医者用拍法用力拍击患者背部数下。 2.伤血为主者,以揉摩手法为主。患者取卧位,医者用手掌沿肋间隙由前向后施行揉摩数分钟,随后集中于痛点施行揉摩手法。 (二)药物治疗 1.内服药物 (1)伤气证:治宜疏肝理气止痛,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2)伤血证:治宜活血化瘀止痛,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痛甚加延胡索、郁金、赤芍等。 (3)气血两伤证:具有上述两型症状,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并重,可用柴胡疏肝散和血府逐瘀汤加减。 (4)胸肋陈伤型:治宜行气破瘀,佐以调补气血,可用活血止痛汤加减。以血瘀为主者,可用三棱和伤汤加黄芪、党参、丹参。 2.外治法 胸部挫伤局部瘀肿疼痛者,宜用消瘀退肿,行气止痛类药膏外敷,可用消瘀止痛膏、奇正消痛贴、伤筋止痛膏等敷贴。 (三)其他疗法 1.固定疗法 呼吸咳嗽疼痛加剧,肋间隙压痛明显者,可用绷带或胶布束胸固定;固定应稍紧,但不能影响呼吸。急性期应适当的半卧位休息。 2.练功疗法 鼓励患者咳嗽、作深呼吸运动,嘱患者尽量下地行走活动,同时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多作上肢活动和扩胸运动。 3.针灸疗法 取内关、外关、支沟、阳陵泉等穴,用强刺激手法。 4.肋间神经封闭疗法。 5.热敷、理疗等。 【预防调护】 (一)避免负重过度。 (二)适当休息和练功活动。 (三)鼓励作深呼吸锻炼,以增加肺活量。 三、气 胸 胸部损伤时,空气由胸部伤口、肺或支气管破裂口进入胸膜腔,胸膜腔内有游离气体者,称为损伤性气胸。临床上根据损伤性质和气胸内压的不同,将气胸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三类。 【病因病理】 胸膜腔是两层胸膜间的一个潜在密闭空隙,胸膜腔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称为负压。胸部受伤后,如刀、子弹、弹片等刺伤胸壁及胸膜,或肋骨断端穿破肺组织,或支气管、食管破裂等,均可使空气进入胸膜腔而形成气胸。 (一)闭合性气胸 胸壁无伤口,空气由裂伤肺破口或胸壁创口进入胸膜腔后,伤口迅速闭合,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则称为闭合性气胸。此类气胸仅使伤侧肺部分萎缩,呼吸循环功能紊乱较轻。 (二)开放性气胸 胸壁有较大的伤口,创口与胸膜腔相通,空气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腔,则称为开放性气胸。吸气时气体进入胸膜腔,伤侧肺被压缩,纵隔移位向健侧;呼气时空气由伤口排出,纵隔移位向伤侧,这为纵隔摆动。严重地影响呼吸功能,造成呼吸功能紊乱,循环衰竭,甚至引休克。 (三)张力性气胸 伤口与胸腔呈活瓣状相通。吸气时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闭合空气不能排出,伤侧胸膜腔内空气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升高,形成张力性气胸。伤侧肺被显著压缩,纵隔被推向健侧,挤压健侧肺,造成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缺氧、窒息和休克。 【诊断要点】 (一)闭合性气胸 1.临床表现 (1)临床症状与气体的进入量有关,少量空气进入可无任何症状。 (2)空气进入较多时,由于肺受到一定的压缩,可表现胸闷不适、咳嗽气促等症。 七、痿软麻木 痿软是筋骨痿废失用,肌肉瘦削乏力,运动障碍;麻木是肢体触觉、痛觉和温度觉障碍;临床上合称为痿软麻木。 (一)经脉瘀阻 骨折脱位,伤及脊髓或周围神经,瘀血瘀聚,经脉不通。 1.诊断 伤及脊髓则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痿软麻木,周围神经损伤则其所支配区的肢体出现痿软麻木。 2.治疗 活血祛瘀,疏通督脉,可用活血祛瘀汤加减;后期脾肾阳虚可补脾肾,温经络用补肾壮阳汤加减。 (二)气血亏虚 伤后气血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