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讲 历史教育目标论.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历史教育目标论

第二讲 历史教育目标论 第一节 历史的价值功能 探究一: 历史、历史学、历史科学概念比较 探究二: 历史有什么价值功能? 名家有关历史的名言 17世纪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学习历史使人明智。” 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学习历史是一个人教育中最重要因素,是他终生的眼目。”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史学者,学向之最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泉源也。” 英国哲人洛克:“最能给人以教训的是历史,最能使人得到愉快的也是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毛泽东:“指导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的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 《尚书》中有:“我不可不监(鉴)于有夏,亦不可不监(鉴)于有殷” 唐太宗认为:“以古以镜,可以知兴替” 列宁认为:“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司马光著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目的在于“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使当权者能从该书中“鉴前代之兴衰,考当今之得之,嘉善矜恶,取是舍非”。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 一、史学的价值功能 史学的功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一般来说,它具有以下功能: (1)揭示规律的功能 通过史学展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预示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人们树立变革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人们的科学头脑,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使人们更加具有远见,具有历史的眼光,为争取理想社会的到来而百折不回。这是史学最高层次的社会功能。这项功能还包括帮助领导者了解国情 ,为其提供制定战略、策略及政策措施的依据,以及提高理论水平。 (2)借鉴经验的功能 史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而总结经验教训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后人避免重蹈覆辙,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有所警戒,并在社会实践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趋利避害,择善而从。人类社会总是有所借鉴才能前进的。借鉴作为史学的社会功能,其传统由来已久。在当今世界上,史学的借鉴功能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3)服务的功能 史学要为历史、军事、工业等博物馆的陈列,文物资料的搜集保护,为历史戏剧、历史电影的拍摄服务,为城市建设、工商业活动服务,甚至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军事战略的策划等方面提供历史依据,起“智囊团”性质的服务作用。 (4)教育的功能 史学的教育功能在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养,形成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力,具有世界意识,养成健全的人格,具备现代人的素养 (4)历史的教育功能 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育的根本功能是育人,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历史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 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这是历史教育所承担的最基本的育人功能 。人文精神是历史课程改革的本质追求。因此,必须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中去,贯穿于整个历史教学过程的始终。当今历史教育人文精神的培育重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探究四: 强调历史课程的人文性是此次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突出亮点。有关人文的概念是十分复杂的。对历史教育而言,简单地说,人文性就是对人及人类社会的关怀,强调个人与他人以及与社会的和谐。历史课程的人文教育应教育什么精神内容? 在历史课程中,人文教育精神内容应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A)对人类社会的正确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和社会意识。培养受教育者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社会观是历史教育最根本的价值之一。 (B)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关怀和尊重生命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课程在这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历史主要是以人及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一切以人的存在为基础,必须以人为中心,这是尊重生命的出发点。其次,历史课程中有大量关爱和尊重生命的素材值得我们去挖掘。 (C)对不同意见和观念的尊重和包容 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见和观念是人文性的重要表现。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社会多元化的倾向日益明显,社会的复杂和多样是历史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教育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念和文化,是历史课程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具有其它学科不具备的优势。 在形成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历史首先有着丰富的内容。历史上优秀人物的高贵品质、 高尚情操、坚强意志、良好性格都能给予学生以深刻生动的教育,使学生的思想和人生价值受到熏陶和感染。 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价值观;文天祥“人生自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