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翊武与湖湘文化精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蒋翊武与湖湘文化精神   摘 要:   蒋翊武是革命团体文学社的负责人,在武昌首义前夕被推为起义总指挥,为辛亥武昌起义的成功作出杰出的贡献。作为湖南常德人,蒋翊武深受湖湘文化的濡染熏陶。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成仁取义的牺牲精神,既体现了湖湘文化精神,又进一步弘扬了湖湘文化精神。   关键词:蒋翊武;湖湘文化精神;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时期,湖南涌现了一大批革命志士,蒋翊武就是其中杰出代表。他虽年轻,却被推为辛亥武昌起义的总指挥,为辛亥武昌首义作出贡献。蒋翊武(1884―1913),作为湖南人,也是湖湘文化的孕育产物,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本文试图从湖湘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蒋翊武所体现了湖湘文化精神。   一、以天下为己任之爱国精神   以天下为己任,是湖湘文化精神基本精神之一,体现的是湘人的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蒋翊武成长的年代,正是中华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西方列强圜视,瓜分之说喧嚣。同时,也是中国进步人士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道路的年代。在他的少年时期,康有为、梁启超掀起的维新思潮风起云涌,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也已此起彼伏。这一时代的特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蒋翊武的成长,成为他爱国思想形成的源泉。   蒋翊武“少倜傥有大志”①“资性敏捷,读书过目不忘,工诗善饮,骨嶙嶙不苛吝,喜为人鸣不平。幼读王船山黄梨洲诸书,即抱种族思想。后于坊间购得《嘉定屠城》《扬州十日》等记,阅未终卷,愤然曰:‘自古夷狄入主诸复,岁不满百。今神州陆沉,二百余载   矣。胡尚无兴?t民伐罪之师者也!’”②。显然,在少年时代,通过阅读具有反清思想的读物,萌生了传统“华夷之辨”的种族思想,这是从汉族主义出发的爱国思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深重,蒋翊武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认识逐步加深,并且逐步开始认识到清政府卖国投降的本质。1900年“庚子义和团之变,联军陷北京,国势岌岌,哭泣累日,谓中国欲图自强,首当倾覆清廷,建设新政府”③,这体现了蒋翊武的爱国思想已经由传统的“???夷之辨”发展到了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特色的爱国思想了。   1903年,蒋翊武就读于位于常德的湖南西路公立师范学堂。在这里,蒋翊武一方面更方便和广泛地阅读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读物,另一方面结识了一些革命派人士,接受了他们的影响并投身于实际的革命运动,这使得他的爱国思想进一步升华,融入20世纪初年的资产阶级爱国思潮之中。   蒋翊武在湖南西路公立师范学堂就读期间,经常光顾附近的“启智书局”,在这里,他读到了《猛回头》《警世钟》《革命军》《新湖南》《中国魂》《浙江潮》《湖北学生界》《伤心人语》以及一些西方社会和自然科学著作,④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同时,蒋翊武结识了林伯渠、刘复基、宋教仁等革命党人,深受其爱国思想的影响。在实际活动方面,蒋翊武和林伯渠等人还发起成立了“新知学社”,组织进步同学阅读进步刊物,探讨形势,寻求救国道路。华兴会成立后,特别是在策划武装起义的过程中,蒋翊武参加了常德一带的发动、联络工作。因此,到1905年,蒋翊武与其他资产阶级革命志士一样,其爱国思想具有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x。   蒋翊武的爱国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这就是他视爱国为“天职”的使命感。正如他在《中华民国鄂豫招抚使蒋翊武布告》中所宣布的那样:“须知高贵军人,爱国实具天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都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蒋翊武的少年时代,是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边疆地区进行侵略、蚕食,并最终导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和八国联军侵略中国,造成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期,同时他又成长于湘西北这一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地区,这些因素使得少年蒋翊武通过阅读进步书刊、结交进步人士以及耳闻目睹国势阽危、人民痛苦的情况下,萌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并在革命的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升华。从最初的反对满族专制的“种族”爱国思想,发展到反对袁世凯窃夺革命果实、以专制自为的思想,正是他视爱国为天职的体现。正因为他以爱国为天职,就以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为奋斗目标,而不以推倒清政府为唯一目的。当一些革命党人在清帝逊位、民国成立后,认为大功告成,革命目的已经达到,或退隐江湖,革命意志消退,或热衷于争权夺利,甚至为了一官半职,不惜与袁氏勾结,对昔日的革命同志迫害杀戮。蒋翊武则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不为袁世凯的高官厚禄所动,所关注者,乃国家的建设事业,他向袁建议要“实行征兵、移民、殖边、统一币制,兴办实业等项政事”⑤,表现出他期望国家强大的拳拳爱国之情。当袁世凯表面应承而实际毫不热心时,蒋翊武敏锐地意识到“袁氏野心,无意民事,恐其帝制自为,专横恣睢,宜早防止,免为民害。”⑥果然,袁世凯为实现个人的野心,肆意践踏约法,镇压民主势力,特别是暗杀宋教仁,暴露了专制的面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