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炜-回归简朴是一种反抗
张炜:回归简朴是一种反抗
“简朴不是简单的节约和自我克制,是深刻的生命命题。简朴是一个正常生命必须恪守和拥有的原则和状态。人的善良不是过时、保守的儒家的,而是普世的正常的生存准则。”
“回归简朴不是退拒和回避,而是反抗,反抗现代社会的欲望。”
书院是投向现代商业社会的小小一标
清晨,被鸟叫声吵醒是件惬意的事儿。一些不知名的鸟在屋顶上咚咚地跺着脚。推开窗,新鲜的、清凉的秋意沁透心肺,抬眼望,一幅立体的秋色图呈现眼前:广袤的松海,树尖上时隐时现的波涛和各色船只。船帆后,苍茫的天际里,引你邈想遥思。鸟儿们也来助兴,落在窗前,探头探脑地向里张望。坐在这样的窗前,读书,写作,思绪充满生机,内心却十分平静。
这里是万松浦,面海临河的一片两万余亩的松林。松林深处,有座书院,名“万松浦书院”。2003年的秋天,张炜第一次住在这个他自称“恍若梦境”的地方。
张炜从2002年开始接任书院的院长,在这里,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清澈和安定”。
读书和写作之余,他和同伴花大量的时间从事劳动。每个人学一份手艺,有人学园艺,有人学陶工,有人学装裱,张炜选择了木工,他计划做一个三桅船模型和一些常用的器具。此外他们还约定,每天到野外做一些工作,如除草、修剪、耙地、种植,侍弄茶园。每天不得少于五十分钟。“与每天的苦读一样,这一切都是我们书院的功课。”
劳动很快让大家的皮肤变黑,张炜形容,举手投足间少了呆气,思维也更直率单纯,并且有力。“体力脑力并用,室内野外兼顾,乐而忘返,总是于太阳落山之际方记起手工用餐。”
有一幕让张炜印象深刻。一次在夕阳里他劳动归来,携锹具走进院子,无意间惊起了正在墙根觅食的七只公野鸡,见了他一齐飞起来,在夕阳下的松林边,斑斓的尾巴撩起笨重的风。这让张炜欣喜不已,“如此看,美丽的自然离我们原本不远,仅仅是稍加看护,它就呈现出这般奇异。”还有人在书院上空看到四十多只雄鹰,在书院的水杉树上一口气数到一百多只喜鹊。
万松浦就在张炜的故乡龙口,这使他常常想起儿时的山林。他出生在海边,在园场和林场交接的地方,一家人流离在城市外一处自然的所在,后来又搬到胶东半岛的山里去,直到恢复高考、上大学。对于海边山林的记忆,充满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在那样的一个天地里,他学会的一个重要的能力,也是他认为现在孩子和成人大大缺乏的能力――为生物命名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内心和自然接触的瞬间,知道这个名字代表的生物的属性,在瞬间心里对它简短地描绘”。现在张炜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市中,在城市带来的快乐背后,他一直忍受着一种巨大的不安和困难。“我老幻想去海边,有幢小房子,不受打扰地阅读和种地。”
万松浦书院的生活,对张炜是一种回归,回到古老文化中最朴实、厚重的真理,回到童年与自然共融的山林,回到劳动、手工、读书写作的简朴生活中。“自然环境回到原来的、好的生态时期,对自然环境来说就是一种简朴。人文环境回到诚实和有信,对人文环境来说就是一种简朴。简朴就是真实无欺,就是极为符合人性的一种简单。”
在北方自然中的一隅,不远处即是嚣嚣之声,书院小小的,在围困之中,幸而有海风和松林将噪音覆盖。但是张炜认为书院并非另一个瓦尔登湖,“而是投向现代商业社会的小小一标”,不是退拒和回避,而是反抗,反抗现代社会的欲望。
最美好的创造,来自简单和淳朴
张炜曾经慕名前往瓦尔登湖去寻梭罗的踪迹。从木屋小窗上向里望,屋内的陈设只有:一床,一椅,一桌。棕黑色的木屋和梭罗的雕象,“简朴得就像梭罗自己……这是因为一切都服从了主人回归自然、一切从简的理念。”
张炜在他《梭罗木屋》的文章中记录下梭罗的话:“一个人的生活其实所需甚少,而按照所需来向这个世界索取,不仅对我们置身的大自然有好处,而且对我们的心灵有最大的好处。一切的症结都出在人类自身的愚蠢和贪婪上。人的一切最美好的创造,无不来自简单和淳朴。”
这位作家和诗人,一生留下的创作和他在湖畔的生活一样,简单、自然,少而珍贵,“但是他却可以比那些写下了‘皇皇巨著’的人更能够不朽。因为他整个的人都是一部作品,这才显其大,这才是不朽的根源。”
张炜认为,一个成熟的写作者会苛刻地对待自己每一个文字和标点,如果一定要用得多,一定有巨大的理由,这是一种简朴。这种不夸张、不奢侈的态度渗透生活,人是语言动物,语言的简朴解决了,生活的简朴就解决了。
文革时地方革命委员会给党中央报喜:“最最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向您报告”,第二个成立的就是“最最最敬爱的……”,成立得晚的就排成一排,“最最最最……敬爱的”。“今天听来是笑话,去档案馆查下文革的报纸,这种膨胀奢侈、谄媚夸张,已经深入骨髓,这些群像在今天并没有减少,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了:领导讲话肯定是重要的,说点套话也重要。”
“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