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历史下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教案 教学设计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仲里中学 张秀丽
【复习目标】
1、了解三国鼎立和辽、宋、西夏、金等政权并立的史实。
2、了解江南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3、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4、概述两个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状况和原因。
5、简述元朝建立和统一的史实。
【复习重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民族融合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自主温故】 知识梳理(教师适当点拨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西晋→隋统一
辽宋夏金 战 南宋抗金→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元 特点
和(主流)澶渊之盟、宋金和议 行省制度
江南的开发(时间、原因、意义) 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表现、完成时间)
(东汉末年)五胡内迁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目的、内容、作用) 促进民族融合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元统一的作用(回族形成)
【合作知新】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 ━━━《北史》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
材料三: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真等族人民早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的“魏主”是谁?材料反映的是他为促进民族融合而采取的哪一项措施?
(2)材料二中的话是谁说的?这句话说明他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予以说明。
(3)材料三所反映的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什么新的民族?
(4)两千多年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在政权分立时期民族关系和民族融合发展的状况,其中材料一所反映的孝文帝改革是近年来中考涉及比较频繁的内容它经常和商鞅变法等中外古今改革比较考查,题目中前三问设问涉及较简单,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第四联系现实,属于开放性的问题前三个材料体现的主题是民族之间和睦友好,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因此要准确把握,合理升华
参考答案:①孝文帝,学说汉语
②唐太宗 开明的民族政策 文成公主入藏
③元朝回族 ④体现民主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意思即可
2、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2)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有很多供来往客人住宿的地方,叫做什么?达官贵人出行乘坐哪一种交通工具?(3)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政府在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解析:本题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切入考查了宋代的社会生活,把历史和现实相联系前三问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设问项目比较简单。第四问属于开放性的问题,需要学生在准确把握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概况和升华
参考答案:(1)张择端;东京(开封))(2)瓦子;邸店;轿子 (3)交子;市舶司 (4)商品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任答一点,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汪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子全之家。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人,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上(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杨部(杨州)有全吴之沃,鱼盐祀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侥,覆衣天下。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叉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南方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三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到哪些启示?
解析:这是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专题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开始于魏晋时期、结束于南宋时期。不是宋朝一个时期所完成的,这只是一个结果,而非一个过程。要善于从材料中捕捉与设问相关的信息,注意要点的全面和精炼,总结规律,升华认识。
参考答案:
①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幼儿园大班英语绘本----寒假.ppt VIP
- 年产360吨天然道地中药材绿色提取精制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VIP
- 液压传动题库 .pdf VIP
- BOSS工作站RC-5参考手册.pdf
- 2025(统编选必上册)语文《逻辑的力量》教材例题解答+练习巩固 课件.pptx
- (高清版)DB13∕T 2547-2017 《实验动物垫料》.pdf VIP
- GB50487-2008 (2022年版)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pdf VIP
- 酒店消防应急预案范本酒店消防安全应急预案.doc VIP
-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情境素养测评卷(含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