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码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下)
解码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下) (二)内容类
1.理解诗句的内涵。诗歌鉴赏首先要读懂诗歌,理解诗句是读懂诗歌的前提。这种题型难度不大,但要注意一般让考生理解的诗句往往具有深刻内涵,我们要透过诗歌字面的意思,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挖掘其深层的意蕴。
2.分析原因。这是变相地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针对某个问题找出其中的原因,分析时一定要全面把握,不能遗漏相关的要素,必要时可参照分值进行考虑。
3.简述故事情节。古代诗歌除了大多抒情言志之外,还有一部分写人叙事的,像同学们学过的《卖炭翁》、《石壕吏》、《兵车行》、《琵琶行》、《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叙事诗。叙事诗往往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在理解内容的考查上,常常要考生将故事情节进行复述或概括。简述时可抓住起因――经过――结果,或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脉络进行。
(2013年高考重庆卷)
鹧鸪天①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
解读此句时,除了要抓住“折腰”的典故外,还要注意命题人给出的注释中“入清不仕”的信息。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此处“折腰”即做官的意思。此句意为我做官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为借口来推辞,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
(2013年高考广东卷)
鹧 鸪 天
【宋】张 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边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虽然全词都在表明作者的思乡之情,但这道题目答题的区间在下片。我们可结合下片中的时间(节令)――“修禊近”,“卖饧时”,地点――“江头”,动作――“折柳”,背景――“故乡惟有梦相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不是苏堤也皱眉”的原因:清明来临,自己漂泊他乡陡增愁绪;夜不成眠,漫步江头,折一枝新柳以寄思乡之意,虽不是故乡“苏堤”的杨柳,却也倍添思乡的愁苦。
(三)手法类
诗歌表现手法的考查一般分定向考查和不定向考查两种。定向考查即命题人给出某种表现手法,要求考生结合诗歌分析其作用或运用,这种考查方式难度较小。不定向考查要求考生根据诗歌的内容自己确定表现手法,再进行分析,虽然答案可能是唯一的,但如果考生判断失误,则该题很难得分,故其难度相对较大。
其一:定向考查。
1.分析指定手法的作用。
2.分析指定诗句手法的运用。
3.赏析某种手法的妙处(特点)。此类题目与上述分析题不同的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还要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赏析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同样是对比,有的要从内容上分析,有的则要从结构上分析,答题时可用总―分―总结构。
其二:不定向考查。
1.指出诗歌的手法。此类题目要求考生直接指出诗歌相关内容所用的表现手法。
2.分析诗歌的手法。此类题目要求考生不但指出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还要依据文本对此加以分析。
(2013年高考浙江卷)
秦中吟
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注】阌乡,旧县名。
赏析这首诗中对比艺术的特色。
此题可从结构上分析。(1)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14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糜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妙。(2)从艺术效果看,前14句通过层层倒叙、渲染,为结尾一幕做艺术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2013年高考天津卷)
鹧鸪天①
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