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机智在语文教学中应用
教学机智在语文教学中应用 【关键词】教学机智 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12-02
所谓教学机智,根据《教育大辞典》释义,指的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比如在处理事先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出的能力。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无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理论,如果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得出采,让学生学得惬意,就需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即“急才”。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教学机智?
一、对学生意外发问的机智处理
1.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冒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并不奇怪。全班有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想法各有不同,学生有想法就可能会急于表达,所以课堂上难免会突然冒出各种“奇思妙想”,让教师措手不及。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可谓家喻户晓,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个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深刻地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他的大臣们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文章最后的高潮部分皇帝举行游行大典时,一个小孩说出了真相:“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骗局由此被揭穿。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小孩为什么敢说真话呢?”学生纷纷发言:“小孩年纪小,什么都不怕!”“小孩童言无忌!”“小孩什么都没想,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时,有一个学生大声说:“老师,我不信!小孩见到大官就会往大人身后躲,哪里还敢说话?更不用说揭穿皇帝了。”面对这令人意想不到的发问,这位教师并没有简单地应付学生,而是首先肯定了学生敢于发问和质疑的勇气,接着从中外文化差异的角度,给学生讲我国自古以来民怕官的现象,再讲外国的民主氛围,最后结合本文的体裁和所要表达的主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意,让学生较好地把握了课文。
2.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遇到容易忽略或较复杂的问题,也需要教学机智。课堂的情况复杂多变,有时看似简单的东西经不起学生的发问,一些教师觉得不太重要的问题能跳过就跳过;有时学生冒出来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会一时语塞,如果处理不好,课堂气氛将会很尴尬。作为教师,课堂调控要灵活自如,当堂解答不了的问题可以打个圆场,如可以说“这个问题谁能回答?”或“哟,你要问的问题也正是我遇到的困惑,我们下一次课再来解决”。这看似是在忽悠学生,其实也是教师课堂应变的一种本领。比如,在教学课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时,有不少教师开头就碰到了难题,在介绍伏尔泰生平事迹时,有这么一段话:“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曾两次被捕入狱……”有学生提出:“老师,伏尔泰为什么两次入狱?”这一问题语文教学参考书上并没有提,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也预料不到学生会就此发问,因而就很有可能在课堂上回答不上来。这时,教师可以迂回避开,留待课后查证后再进行补充。1717年,伏尔泰因为写讽刺诗影射法国宫廷的淫乱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狱11个月。在狱中,他完成了第一部剧本《俄狄浦斯王》。这部作品在巴黎上演时引起轰动,伏尔泰因此还获得了“法兰西最优秀诗人”的桂冠。1726年,伏尔泰又遭贵族的污辱和诬告,再次被投入巴士底狱达一年之久。出狱后,伏尔泰被驱逐出境,流亡英国。
二、对自身教学失误的机智处理
在教学中,教师或多或少会因备课不够充分,或因个人情绪等原因,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这是难免的。面对由于自身原因产生的教学失误,教师该如何处理?笔者认为,坦诚地认错是较好的解决办法。比如,《威尼斯商人》一课中有涉及几大宗教的内容,一名教师对伊斯兰教作相关解说时说道:“犹太教徒不吃猪肉的原因,是由于该教信奉猪为祖先,以猪为圣物。”这个解释明显犯了知识性错误。我们知道,伊斯兰教准许教徒吃佳美的食物,禁止他们吃不洁的食物,其中包括猪肉。由此可见,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猪肉是不洁的食物,而并不是把猪当做圣物。这位教师刚好给了相反的解释,闹出了大笑话,也误导了学生,显然不足取。面对此种情形,教师必须及时纠正错误,并坦诚地向学生认错,学生自然会谅解教师,也更能牢固记忆这一知识点。为了避免发生类似失误,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相邻学科的知识也要懂一点,备课更为精细一点,对于似是而非的知识不要信口开河,以免贻笑大方。
三、对教学环境突变的机智处理
1.对于课堂教学中不是因学生造成,而是教室内某个外部因素突发意外引起的突发情况,如教室里突然飞进一只大马蜂、一只蝴蝶、一只小鸟等;灯管突然掉下来、教具突然损坏等,教师也要冷静处理。一只马蜂、一只蝴蝶引起学生注意力转移的范围不是很大,教师甚至可以抓来盖住,风趣地说:“标本,难得的标本,下面继续我们的话题。”自然也就将课堂教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