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维西县普乐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和成因探析.doc

维西县普乐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和成因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西县普乐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和成因探析

维西县普乐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和成因探析   【摘 要】普乐地区铅锌矿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中部维西县境内,区内构造发育,剐抓爪断裂和楚格扎断裂是普乐地区主要的控矿构造,它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区内两条主要构造带伴随着含矿热液活动被石英脉冲填,并在有利位置富集成矿。根据区域成矿规律、控矿地质条件及现有的矿化点的发现,证实该区具备中深部多金属的找矿潜力,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充填型热液矿床;构造控矿;石英斑岩;热水溶(气)液;铅锌矿;普乐 普乐矿区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之江达-维西-绿春Fe、Cu、Pd、Zn、Sb、Au成矿带中段维西县境内。普乐地区铅锌矿具有矿体多、走向长、延深大、成因明显的特点,矿(化)体赋存于 NW、NE向组成的断层破碎带和裂隙带中,在多组断裂和裂隙的交汇部位,常形成富矿柱或富矿囊;矿区成矿源物质和热水溶(气)液来源丰富,在有利的储矿构造中,富集成矿,属典型的构造控矿,充填型热液矿床。 1.成矿地质背景 普乐地区铅锌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南部构造线之转折部位之三江褶皱系(Ⅰ级构造单元)弧形转弯急剧挤压而变窄部位的维西褶皱带(Ⅱ级构造单元)北段收敛部位的霞若-维西褶断束(Ⅲ级构造单元)和兰坪-思茅中坳陷(Ⅲ级构造单元)的衔接部位,楚格扎断裂与剐抓爪断裂所挟持的断块(Ⅳ级)属江达-维西-绿春Fe、Cu、Pd、Zn、Sb、Au成矿带。区内构造复杂,褶曲断裂发育。以北北西向和南北向构造为主。 2.矿区地质 2.1地层及岩性 矿区地层总体呈近南北向展布,主要出露中生界三叠系地层。中三叠统上兰组(T2s)其次为上三叠统攀天阁组(T3p),以及上三叠统石钟山组(T3s)按岩性及赋矿特征的不同,将三叠统石钟山组(T3s)地层划分为3段5个岩性段;另见新生界第三系始新统美乐组(E2m),在山间谷地及地表零星分布有第四系浮土(Q)。地层由老至新叙述如下: 中三叠统上兰组(T2s):上部灰色绢云微晶钙质片岩夹薄层状灰岩,薄层状硅质岩中见铅锌矿化。下部灰色绢云微晶片岩。为米腰矿段的主要赋矿层位。 上三叠统攀天阁组(T3p):上部灰色、灰绿色片理化流纹岩,下部蚀变,流纹岩偶夹砾岩、凝灰质板岩。 石钟山组上段(T3s3):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及北部,一般在山峰顶部零星出露。岩性为浅紫色、浅灰绿、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泥质页岩。常风化残积覆盖于石钟山组中段上亚段(T3s2-3)之上。出露不全,厚度0.5~15米不等。 石钟山组中段上亚段(T3s2-3):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及北部,一般形成孤峰或峭壁。岩性为黄灰、浅灰色厚层块状泥晶灰岩、白云质灰岩。为矿区的一个次要赋矿层位。岩石成分单纯,风化表面常呈光滑状,亦有刀砍状。厚度10~202.6米不等。 石钟山组中段中亚段(T3s2-2):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及北部,在孤峰或峭壁底部出露。夹于石钟山组中段上、下两亚段的灰岩之间,常风化剥蚀,残存零星出露不全。岩性为浅黄色、浅灰白色、浅灰绿色等杂色薄层状钙质页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偶见灰黑色薄层含炭质粉砂质泥岩。常覆于石钟山组中段下亚段(T3s2-1)之上。成为该区主要赋矿层位之上的遮挡盖层,其残余覆盖程度对矿体的热液交代、充填就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厚度10~35.6米不等。 石钟山组中段下亚段(T3s2-1):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及北部,岩性为深灰色、浅灰色,含铁质淋滤侵染常呈浅紫红色(当地俗称“红壳”)薄至巨厚层块状含介壳骨泥质泥晶灰岩、碎裂灰质白云岩。岩石层理、节理发育。为本矿区的硫化原生铅锌富矿体的主要赋矿层位。岩石成分复杂,常见石英、方解石脉穿插。风化表面常呈刀砍状。厚度108.2米。 石钟山组下段(T3s1):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及北部,沟谷中常见该段地层。岩性为浅灰绿色、浅黄绿色、浅紫红色薄层片状砂―粉砂质泥岩、含泥砂粉砂质灰岩、钙质页岩等。厚度83.5米。在其底部出露紫红色复岩屑细砾岩,砾石滚圆度中等,分选差,成分复杂,为蚀变中基性火山岩、脉石英、花岗质岩、石英集合体、灰岩及浅变质岩等。厚度98.5米。(习惯上称之为“底砾岩”)与下伏上三叠统攀天阁组(T3p)呈不整合接触。 美乐组(E2m):出露于图幅的东北部及东部。岩性为浅紫、紫红色薄―中层状含砾石英细―中砂岩。与下伏石钟山组(T3s)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第四系(Q):在矿区溪谷、山间坡地、河床阶地等地零星出露。岩性为冰碛、冲积、洪积、坡积及湖积砾石层夹砂砾、粘土层。厚0~61米。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2.2构造 矿区内褶皱不发育,断裂构造发育,构造线方向主要为NNW和SN方向,主要断裂有剐抓爪断裂和楚格扎断裂,断裂规模较大,贯穿矿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