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休眠机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肿瘤休眠机制

国际肿瘤学杂志2015年9月第42卷第9期 JIntOncol,September2015,Vol42,No9 6·75 · ·综述· 肿瘤休眠机制 刘静文 刘红利   【摘要】 肿瘤休眠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个阶段。近年来随着对循环肿瘤细胞、播散肿瘤细胞和肿 瘤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发现它们与肿瘤休眠密切相关。此外,肿瘤微环境也是导致肿瘤休眠的另一重要 因素。   【关键词】 肿瘤;休眠期;肿瘤微环境 Mechanismoftumordormancy LiuJingwen,LiuHongli.CancerCenter,UnionHospital,TongjiMedical College,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23,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LiuHongli,Email:whliuhongli@163.com 【Abstract】 Tumordormancyisaphaseofoccurrenceandprogressofcancer.Inrecentyears,withthe furtherstudyofcirculatingtumorcells,disseminatedtumorcellsandcancerstemcells,itisfoundthattheyare closelyrelatedtothetumordormancy.Moreover,tumormicroenvironmentisanotherimportantfactorintumor dormancy. 【Keywords】 Neoplasms;Dormancyperiod;Tumormicroenvironment   肿瘤休眠是指经过根治性手术及辅助放化疗的 CSC是肿瘤细胞群中具有干细胞性质的一个亚 患者即使一段时间内无临床可见病灶,但仍处于带瘤 群,静止期CSC低代谢水平使其易于躲避机体清除 生存状态,在该状态下肿瘤处于休眠期,以现有的临 机制和多种治疗手段的攻击。CSC基因不稳定性使 床检测技术难以检测到肿瘤病灶,而以微转移灶的形 其易发生多种基因改变,以适应微环境的变化。此 式存在。近年来,由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外,CSC还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发育为普通肿瘤细胞 tumorcell,CTC)、播散肿瘤细胞(desseminatedtumor 的潜能,因此能在长时间休眠后重新增殖[2]。基于 cell,DTC)和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cell,CSC)的发 以上CSC本身的特性,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休眠细 现,以及对肿瘤微环境的深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肿 胞的实质就是CSC。经进一步研究,现已发现了更多 瘤休眠机制。现从肿瘤休眠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两方 休眠细胞的特性,均支持肿瘤休眠学说。 面来阐述目前关于肿瘤休眠机制的研究进展。 11 耐药性 1 肿瘤休眠细胞促进肿瘤休眠的作用机制 肿瘤细胞耐药机制包括: 膜蛋白外泵作用,如 ① Wendt等[1]研究发现原发肿瘤灶的某些癌细胞 P糖蛋白、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超家族中的多药 可以发生上皮间质细胞表型转换,使其易于脱离原 耐药相关蛋白; 膜脂质的改变导致细胞对药物摄取 ② 发灶进入血液循环,并获得强大的转移、侵袭、抗凋亡 减少; 细胞内药物靶点突变; 药物代谢途径改变。 ③ ④ 和分泌细胞外基质能力。进入血循环的称为CTC,通 Niess等[3]研究表明,休眠细胞高表达三磷酸腺苷结 过血循环播散至全身各处组织者称为DTC。经放化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