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程控制 潘永湘第6章第二节
6.1.5 串级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整定原则: 尽量加大副调节器的增益,提高副回路的频率,使主、副回路的频率错开,以减少相互影响。 6.2 前馈控制系统 ⑷特点及局限性 6.2.2 前馈控制系统的主要形式 Ⅱ、锅炉汽包液位控制 6.2.2.2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⑵ 锅炉汽包液位控制 本章结束,谢谢! 6.2.3 静态补偿与动态补偿 6.2.2.1 单纯前馈控制系统 TT TC M FT FC ∑ ⑴ 换热器温度控制 LT M LC FC ∑ FT1 FT1 ※ 前馈控制一般不单独使用(因为达不到预期效果),实际上 常与反馈控制混合使用,即组成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TT TC M FT FC ∑ ⑴ 换热器温度控制 * * 6.1.3 串级控制系统的适用范围 1. 适用于容量滞后较大的过程: 在过程控制系统中,被控过程的容量滞后较大,特别是一些被控量是温度等参数时,控制要求较高,如果采用单回路控制系统往往不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利用串级控制系统存在二次回路而改善过程动态特性,提高系统工作频率,合理构造二次回路,减小容量滞后对过程的影响,加快响应速度。在构造二次回路时,应该选择一个滞后较小的,保证快速动作的副回路。 扰动因素多,单回路的控制系统不能满足工艺的要求,为提高控制质量,选择时间常数和滞后较小的炉膛温度作为副被控量,物料出口温度为主被控量的串级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质量。 2. 适用于纯滞后较大的过程: 被控过程中存在纯滞后会严重影响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使控制系统不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使用串级控制系统,在距离调节阀较近、纯滞后较小的位置构成副回路,把主要扰动包含在副回路中,提高副回路对系统的控制能力,可以减小纯滞后对主被控量的影响。改善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 (图6-9, )工艺要求:过滤前的压力稳定在250Pa;特点:距离长,纯滞后时间长。仿丝胶液压力与压力串级控制。 计量泵 3. 适用于干扰变化剧烈、幅度大的过程: 串级控制系统的副回路对于回路内的扰动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只要在设计时把变化剧烈幅度大的扰动包含在副回路中,即可以大大削弱其对主被控量的影响。 (图6-10)工艺要求:汽包液位控制,特点:快装锅炉容量小,蒸汽流量与水压变化频繁、激烈→三冲量液位串级控制。 4. 适用于参数互相关联的过程: 在有些生产过程,同一种介质控制两种互相关联的参数, 若采用单回路控制:两套装置,不经济又无法工作; 可根据互相关联的主次,组成串级控制 常压塔塔顶出口温度和一线温度串级控制。 炼油厂 航空煤油 5. 适用于非线性过程 (图6-12)合成反应器温度串级控制:换热器呈非线性特性 在过程控制中,一般的被控过程都存在着一定的非线性。这会导致当负载变化时整个系统的特性发生变化,影响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单回路系统需随时改变调节器整定参数以保证系统的衰减率不变,往往不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由于串级控制系统的副回路是随动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非线性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醋酸乙炔合成反应器示意图。在生产过程中,温度是保证合成气质量的重要参数,工艺对温度的要求较高。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到,在系统中包含两个换热器和一个合成反应器,具有一定的非线性特性,这就导致了整个系统的特性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变化。如果采用以合成反应器温度为被控量,醋酸和乙炔混合气流量为控制量,由于系统存在非线性,无法保证系统的控制指标。采用合成反应器温度为主被控量,换热器出口温度为副被控量组成串级控制系统,把随负荷变化引起的非线性过程包含在副回路中,由于串级控制系统对负荷变化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能力,减小了对被控制量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控制质量。 注意:串级控制虽然应用范围广,但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充分利用优点,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6.1.4 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 副回路的设计与副参数的选择 2.主、副调节器调节规律的选择 3.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选择 问题:副参数如何选择?主、副回路的联系?存在两个调节器,应该如何选择各自的调节规律?如何选择其正、反作用? 副回路的设计与副参数的选择 选择原则: (1)副参数要物理可测、副对象的时间常数要小、纯滞后时间应 尽可能短 例: (2)副回路应尽可能多地包含变化频繁、幅度大的干扰,但也 不是越多越好 a)燃料油压力为主要干扰 b) 燃料油粘度、成分、热值、处理量为主要干扰 即便是同一被控过程,由于主要干扰不同,采用的串级控制方案也会不同。但无论什么情况,副参数的选择必须使副回路包含其主要干扰。 (3)主、副被控过程的时间常数要适当匹配(工作频率匹配) 当主副被控过程均采用一阶惯性环节,串级控制与单回路控制的阻尼系数相等时,有 假设 为常量
文档评论(0)